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短剧界的文艺复兴2.0:西安玩短剧各种“骚操作”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2日

哟,听说了吗?2023年西安这个古城玩了波大的,一举拿下"短剧之都"的称号,可把全国都看愣了!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文艺复兴2.0啊!



进入2024年,西安这股短剧热潮依旧是热气腾腾。DataEye最新发布的百强短剧承制榜显示,西安以22%的占比稳坐C位,上半年继续霸榜全国第一。啧啧,300多部上榜短剧,16亿+的投流,这数据简直比我的零花钱不要太好看!


不过,西安虽然领跑,但后面的"追星族"们可不甘示弱。这场"短剧之都"的争夺战,感觉比选秀节目还要激烈!


郑州、金华这些地方,凭借低成本和丰富场景,正在后院疯狂点火;上海、北京、青岛、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短剧政策,生怕错过这波热潮;而抖音、快手、"爱优腾"以及各地广电局更是摩拳擦掌,准备来一场"群魔乱舞"。看来,短剧这块香饽饽的魅力,不亚于某音上的帅哥美女啊!


短剧的西安版"文艺复兴2.0"


别以为短剧只是昙花一现,它的生命力比某些网红还要顽强!在这个"短剧好莱坞"的风口上,我们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西安短剧的"前世今生",看看它未来会不会像某些网红一样凉凉。


有人说,短剧就是mini版电视剧。但是,打住!据某位大佬透露,这完全是两码事。他认为,短剧根本就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文学作品,而是一种类似电商主播卖货的广告套路。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懵?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短剧的前身其实是那种烦人的信息流广告,就是你刷剧看小说时突然蹦出来的那种让人想砸手机的弹窗。短剧同样主打短小精悍,靠爆点制造剧情冲突,两者简直就是失散多年的双胞胎。


有意思的是,短剧的兴起还要感谢疫情这个"功臣"。据说疫情期间,西安的广告公司为了自救,开始琢磨新的创收渠道。他们灵机一动,想到用网络小说拍成50-100集的短剧,然后按广告的套路进行投放。没想到这一招居然歪打正着,2022年年底短剧突然就火了!这波操作,简直比我临时抱佛脚还要灵验。


2024年6月,一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组织——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竟然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安家落户。这操作,简直比选秀节目里的大反转还要刺激!


而且,他们还整出了一个叫"繁星指数"的评测体系。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某音上的"小红书指数"?不过,这个"繁星指数"可不是闹着玩的。它要用实打实的数据来证明,微短剧不仅仅是用来消遣时间的,还能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实际效果。这不就是在说,看剧也能为国家做贡献吗?太有理由追剧了!


相关文章:


西安交大首推“微短剧+文旅”专项评测;政务短剧推广新范式,题材多样化百花齐放才是“春”!


这个"繁星指数"还搞了五个花里胡哨的应用方向:案例推优、作品评议、智库报告、国际交流、高端培训。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某些高端论坛的议程?不过别怕,这些大词背后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们要把微短剧这门生意做大做强,让它成为一个正经八百的产业!


9月23日,"繁星指数"终于露出了真容,发布了首个评测成果。这里面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十大文旅微短剧"和"十大文旅知名度提升榜"。这不就是微短剧界的奥斯卡吗?


其中,陕西推送的《恋恋小食光》一举拿下两个奖项,简直是双喜临门啊!这部剧有多牛呢?它把"风味陕西"的美食综艺、美食主播、直播带货等当下最火的元素都塞进去了。看完这部剧,网友们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在陕西旅游了一圈,而且还没花一分钱!这波操作,不得不说,陕西人玩得很溜啊!


这些入围的微短剧,就像是行业内的"带路党"。它们走到哪里,其他微短剧就跟到哪里。所以,想要了解微短剧的未来方向,盯着这些作品准没错!


说到底,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视听形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视觉冲击力强,地域文化特色浓。这不就是为文旅融合量身定做的吗?就像是给文旅产业穿上了一件潮流前卫的新衣服,既时尚又实用。


对于那些微短剧创作者来说,他们面临的新挑战就是:如何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用短短几集的剧情讲得让人欲罢不能。这可不是一般的编剧能搞定的,需要的是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的超强本领。


想象一下,你看完一部微短剧,不仅被剧情吸引,还对剧中出现的地方产生了浓厚兴趣,恨不得立马订机票去实地考察一番。这就是微短剧和文旅融合的魅力所在啊!它就像是一张精美的明信片,不仅让你看到了美景,还勾起了你去亲身体验的欲望。


所以说,微短剧不仅仅是娱乐,它还肩负着传播文化、推广旅游的重任。它就像是一个全能选手,既能演戏,又能当导游,还能当地方特产的推销员。这么多技能加身,不火都难啊!


"从零到英雄"的励志大戏


2023年,全国六成短剧出自西安,爆款更是八成"西安制造"。这些数据,简直比西安的肉夹馍还要香!不过,江湖风云变幻,2024年,西安短剧虽然仍是"头部选手",但也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卷王"们的压力。



西安为啥能成为短剧界的龙头老大?秘诀就在于省钱!这里的成本可不止人力成本低,还包括拍摄成本低、场地成本低。据说最开始时一部50-100集的微短剧,成本也就3万来块钱。这价格,简直比我的月生活费还要便宜!


除了省钱,西安还有一大优势:演员资源丰富。这里有大量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他们大多来自一些地方戏剧团体。这些演员流动性高、数量大、适应能力强,简直就是短剧制作的最佳"打工人"。


有人直言不讳地表示,短剧的拍摄逻辑基本不讲究艺术,就是为了打造爆款,为了引流充值。这话听着是有点扎心,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短剧的真实写照。看来,在短剧界,"艺术"这个词比某些网红的道歉还要廉价。


据某位业内人士透露,短剧的制作及变现流程,简直就是一场豪赌!目前,一部短剧的制作成本在30万-50万之间。投资方采取的是"撒网"策略,同时投资10-20个剧本,只要有一个成为爆款就算赚到了。



那么,如何判断哪部剧会成为爆款呢?公司会将短剧剪辑成10-15秒的片段,在各大媒体平台进行投放测试。一旦发现某部剧有火的苗头,就会加大投放力度。据说,有些公司甚至会在一晚上投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烧钱的速度,简直比我网购时的剁手速度还要快!


最终,这些短剧会引导观众到公司自己的播放平台上充值观看。有人说,这种模式本质上更类似于电商直播的逻辑玩法。看来,短剧界的套路,比某些网红的化妆术还要高深莫测啊!


想想看,以前拍个短剧,主演一天800块就能搞定,现在呢?8000块!这通货膨胀速度,简直比火箭还快!更别提其他成本了,器材租赁、车辆租赁、员工工资,那都是蹭蹭往上涨。要不是为了追求艺术,这些短剧制作人怕是要改行卖煎饼果子了。


别以为西安短剧就是古装戏的天下。事实上,90%都是现代戏!想拍古装戏?不好意思,西安的古建筑要么人多得像春运,要么就是不具备拍摄条件。想拍外景?那得跑到横店、象山去,近一点的汉中虽然有,但配套设施跟不上,简直是"有理想没现实"。


疫情刚解封那会儿,租个宴会厅一天1000块,现在呢?一万!这涨幅,比股市还刺激。剧组天天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样到处找地方,就为了省那么一丢丢钱。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短剧产业简直就是个"滑不溜秋"的泥鳅,想抓都抓不住。那些小团队,拍摄现场发现金,跟地下赌场似的。一些公司为了逃避税收,天天在注销和重新注册的路上"健身",这操作,怕是连007都要甘拜下风。


业内人士估算,西安现在真正在拍摄的核心企业就10-20家左右。比起去年,总量是少了,但爆款率依旧高得吓人。这就好比,别人种地种了一大片,结果颗粒无收;西安呢,种了一小块,却是金灿灿的稻谷。这就是经验啊,老铁们!


但是,摘完了低垂的果实,西安短剧公司们也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向产业链上游进军了。毕竟,永远做"苦力"可不是长久之计。想想看,上游有版权方,下游有投流公司,中游的制作公司干最累的活,挣最少的钱,这不是典型的"打工人"吗?


于是乎,一些聪明的西安公司开始向出品方转型。这就相当于从打工仔变成了老板,不仅能拍片子,还能自己投剧本、找投流团队合作。要是爆了,那可就是躺着数钱的节奏啊!


虽然短剧行业目前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首先是同质化严重,大量短剧内容雷同,创意匮乏得像是复制粘贴。其次是版权问题,许多短剧改编自网络小说,版权纠纷时有发生,感觉比某些网红的抄袭风波还要频繁。再者是监管问题,随着短剧影响力的增加,相关部门可能会加强监管力度,这可能会让一些"擦边球"的内容无处遁形。


但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形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它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表现平台,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商机。


对于那些说短剧只是昙花一现的人,西安短剧人表示:你们懂什么?短剧不仅会存在下去,还会越来越厉害!未来的电视可能会越来越短剧化,短剧也会越来越电视化。这就好比,以前的影视圈是个小圈子,现在短剧来了,直接把这个圈子炸得粉碎,以后的投资、发行、分账方式肯定会更加多元化和灵活。


总之呢,西安短剧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就像是一部永不完结的连续剧,充满了悬念和惊喜。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我们看电视时会说:"这部剧太长了,还是看短剧吧!"


对于西安来说,如何保持在短剧行业的领先地位将是一个重要课题。它需要不断创新,提高制作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培养本地的创作人才,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今天的王者明天可能就会沦为路人。


短剧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风口浪尖。它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各种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无论是创作者、投资者还是观众,都应该以开放和审慎的态度来看待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


作为观众,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更多优质、有趣的短剧内容,不用再被某些无聊的长剧折磨;作为创作者,可以在这个新兴领域大展拳脚,说不定下一个爆款就是你的作品;作为投资者,则需要在机遇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韭菜。


所以,各位看官,让我们一起期待西安短剧的下一个高潮吧!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短视频时代,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一定呢!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西安短剧人绝对会继续用他们的创意和汗水,为我们贡献更多精彩的作品。毕竟,他们可是有着"十三朝古都"的底蕴加持,创意这种东西,大概是刻在DNA里的吧!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