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短剧赛道杀出一匹黑马——老年甜宠剧。你没听错,不是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而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妈/我奶奶!这些被戏称为“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的短剧,剧情之“癫”、之“苏”,让不少年轻人直呼“消化不良”,却让许多阿姨们“爱不释手”,甚至霸屏热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以最近热播的《闪婚老伴是豪门》为例,49岁的女主被丈夫抛弃,受儿媳欺凌,却意外与假扮空调修理工的53岁霸道总裁相亲闪婚。英雄救美、总裁追爱、婆媳大战等玛丽苏经典桥段一个不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这样“狗血”的剧情,却获得了惊人的播放量和收益。据DataEye短剧热力榜显示,《闪婚老伴是豪门》上线半个月,曾连续数日位列热力榜第一,累计播放量高达5亿次。其制作公司听花岛也表示,该剧是今年春节以来最挣钱的短剧,小程序充值金额已达2640万元,端原生收入195万元,合计利润超过300万元。
除了《闪婚老伴是豪门》,还有《闪婚五十岁》《人到五十,闪婚霸总》《闪婚妈妈》《五十岁保姆嫁豪门》等一系列类似题材的短剧,都获得了不俗的热度。这些剧集的共同点是: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角,融合了相亲、闪婚、霸总、甜宠、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元素,剧情“狗血”却上头,精准地抓住了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需求。
老年玛丽苏短剧的爆火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首先,中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长期被忽视。年轻人有丰富的娱乐方式,而中老年人的娱乐选择相对匮乏。短视频和短剧凭借操作简单、内容丰富等优势,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中老年人重要的娱乐方式。正如一位短剧市场调研员所说:“‘造梦’不仅仅适用于年轻人,对中老年人也同样有效。再加上日常生活中,无法像年轻人一样有多种宣泄情绪的出口,中老年人更容易对这些满足他们情绪的事情上瘾。”
这些短剧精准地抓住了中老年女性的情感痛点。现实生活中,许多中老年女性面临着婚姻危机、家庭矛盾、子女不孝等问题,这些短剧中的“霸总”和“甜宠”剧情,为她们提供了一种情感慰藉和“造梦”空间,让她们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被爱、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
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也助推了这些短剧的传播。一旦用户观看过类似题材的短剧,平台就会不断推荐同类型的内容,形成信息茧房,进一步加深用户对这类短剧的依赖。
老年玛丽苏短剧的火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银发经济的巨大机遇。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3月,50岁以上人群的全网渗透率达26.5%,人群规模达3.2亿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也不容小觑。《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增加到106万亿。老年短剧的出现,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忧这些短剧会成为消费陷阱。许多老年人容易被剧情吸引,进行冲动消费。有些短剧采用“每到剧情冲突点就付费”的套路,诱导老年人充值。此外,一些免费短剧则通过嵌入广告的方式盈利,这些广告往往针对老年人,推销一些低价劣质的商品,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短剧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剧情套路化、人物刻板化、价值观扭曲等问题普遍存在。长期观看这类低质量的短剧,不仅会加深老年人对现实的误解,还可能导致他们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
老年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其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短剧制作方要提高内容质量,创作更多贴近老年人生活、传递正能量的精品短剧。避免过度依赖“狗血”剧情和套路化的人物设定,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展现更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短视频平台要加强监管,规范短剧的付费模式和广告投放,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平台可以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功能,例如语音播报、大字模式等,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体验。
家庭成员也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他们理性消费,避免沉迷于低质量的短剧。同时,也要鼓励老年人参与更多线下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老年短剧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老年人精神世界的新窗口。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并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让老年短剧真正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