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译制剧VS本土剧:10倍收入的诱惑,相差20倍的成本,短剧出海先迈哪步?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4年8月28日

译制剧 VS 本土剧

哪一个才是短剧出海的捷径

 北美 VS 东南亚 

哪个地区更容易赚到钱

除了狼人,还有哪些题材?

近一个月内,ReelShort和DramaBox的应用内购收入你追我赶。在统计期的总收入上,DramaBox以接近1416万美元略胜ReelShort的1303万美元

(ReelShort和DramaBox的应用内购收入对比 |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而就在8月5日,ReelShort登顶AppStore美国免费应用的总榜和娱乐榜,拿下双榜第一。

(相关截图)

有意思的是,两者在远征海外的过程中走的是近乎相反的路子——ReelShort以本土剧出名,DramaBox则被称为“译制剧的胜利”

这让海外短剧市场的岔道口分化得更加明显,新入局的玩家究竟该走哪条路?这样的问题无法一言以蔽之,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思路。

01  选策略:本土剧VS译制剧  

在确定做本土剧还是译制剧之前,需要先明确自己在短剧产业链中的角色和优势基因,这决定了进入策略的大方向:

• 如果有制作能力,或者已经搭建好海外制作团队的版权方,优先做本土剧。

• 如果有成片版权,或者此前就有过海外发行经验的分销商,从译制剧切入。

短剧出海不是一锤子买卖,再加上海外短剧市场的混战形势愈发白热化,如今要切入赛道,自然得拿自己的长板去客场作战。
 1、本土剧是阵地战  
阵地战讲究固定阵地,再逐步推进和消耗,本土剧就是这种前期投入重、生命周期长的类型,尤其在初入海外短剧市场时,这种优缺点非常明显。

海外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代入的本土剧,能够更快打开海外本土市场。同时,就像国内的老剧复投仍然能够出效果,一部好的海外本土剧也能够持续消耗,按照TikTok发布的数据,本土剧的月投放天数要比译制剧多上83%,本土剧消耗ARPU比译制剧高922%

前海像样(HuntMobi)短剧负责人Dream告诉短剧自习室,好的原创剧买量成本其实相对于译制剧低,ROI也会更高。

但要做本土剧,前期的资源、资金、时间缺一不可

海外爆款短剧《Dangerous Contract:Let Me Go,Mr.CEO》的出品方凡酷文化,其海外事业部总监梁洪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们出海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与当地资源勾兑,由于不熟悉当地市场,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靠谱的资源,存在很多壁垒,“现在海外市场也很卷,大家都在抢资源

有本土资源还不够,打战还需军饷。在本土剧制作成本不断增长的当下,资金实力决定了玩家能够在海外市场坚持多久。

旅程娱乐(纽约)创始人兼CEO高峰在4月的2024短剧生态大会上曾经表示,过去7个月,成本从6万美元增长至18-25万美元三个月后,这样的情况变本加厉,多项成本继续增长,比如从2月到6月,主角演员日薪从400美元涨到1200美元,翻了三倍。

另外就是时间问题。本土剧赛道所需要的“时间”是多个维度的:

• 对于平台方来说,本土剧的上新需要时间,对更新频率和用户体验有直接影响,无法支撑用户留存的上新速度会让市场开发慢人一步,即便是自己下场制作,搭建团队也需要时间;

• 对于承制方来说,本土剧拍摄需要时间,目前相对有经验的海外承制公司制作一部短剧的时长大约是8周-10周,每月大概能制作3-5部,这个产能具体由剧本创作的产能来决定,而海外的“剧本荒”至今仍然是问题。

 2、译制剧是闪电战 

闪电战强调速度、奇袭、集中,也可以看作是译制剧策略的核心元素——快速且批量上新,出其不意地包围市场。

尽管本土剧在用户心智培育方面相对强势,但译制剧背靠海量国内短剧,每月4000部在投的短剧中有1000部是新剧,能够做到迅速且持续充盈剧库、大面积铺开。当用户对短剧产生兴趣,却已经把平台的本土剧看完了时,译制剧的接受门槛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此外,短剧自习室了解到,目前海外分销商的角色是缺位的,下半年将会有不少“分销商”入局,有的是国内分销商进场,有的是现有玩家增加了分销业务。对于分销商来说,分销对象的丰富度决定了能把分销这件事做到什么高度,以量取胜的译制剧无疑被寄予厚望。

根据点众科技执行总裁李江、畅读短剧事业部总经理陈僖透露的数据,DramaBox和MoboReels两个平台的短剧九成是译制剧。靠着译制剧,畅读成功入局海外短剧市场,DramaBox赶超ReelShort。

如果说本土剧的逻辑还能看见一点传统影视制作的影子,那么译制剧可以说是主要走发行逻辑。因此手里有没有成片版权,或者此前有没有过海外发行、分销经验,更加重要,这也是当前头部海外短剧平台大多有网文出海背景的原因。

相比之下,译制剧的成本压力会小很多。根据短剧自习室此前了解,一部单集2分钟、共100集的译制剧,成本在1.3万元到7.3万元左右,可以大概换算为1820美元到1.02万美元,不到本土剧的二十分之一。

        翻译价格为钟200-300元/分钟/人,如果用AI翻译就更便宜,价格可以低至20-45元/分钟;14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64元)的音乐库就够配乐使用;100集的普通配音成本为6500元;视频制作费用为80-250元/天/5集左右。

其中,成本和难度较高的环节是译制剧配音,做起来比较繁琐,比如扇巴掌等原剧场景音效需要在原剧单独提取出来,再压制进译制剧。因此,配音的译制剧工期相对更长,目前大约在15天左右,而纯翻译字幕的译制剧工期只需要7天,时间压缩了一半。

根据短剧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到,有的配音剧流水并不比字幕翻译剧好很多,目前纯字幕翻译剧可能占译制剧市场的95%以上

所以,有成片版权在手的玩家可以优先做纯字幕翻译的译制剧,成本低廉,还能让国内短剧多轮变现,实现“一鱼多吃”,跳脱出国内每月4000部短剧在投的激烈竞争

但如果没有成片版权,在采买版权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很多经验坑。“比如该收哪种版权,多年出海的团队有一定的内容鉴赏能力,对于内容行和不行有自己的一套评分体系。短剧是个主观性很强的内容产品,假设一部剧好不好得看男女主颜值高不高,那什么叫颜值高?是大眼睛就叫颜值高,还是长得有辨识度叫颜值高?”陈僖曾如此表示。

 02 选地区:北美VS东南亚 

在选择了先从本土剧还是译制剧入手后,也就基本定下了优先进入的地区市场。这里先提出结论:

• 如果先做本土剧,优先选北美地区。

• 如果先做译制剧,东南亚门槛更低。

目前,在多数海外短剧平台上,本土剧的语言以英语为主。

根据短剧统计的70多款海外短剧应用内购收入情况,在海外短剧市场中,美国短剧应用内购收入占比过半,多数平台在美国的年收入金额比其他国家大了一位数,排名第二的海外地区收入仅占5%,呈现断崖式领先。

显然,现在的北美地区就是甄嬛传级别的混战状态,一水的高端玩家把收入水平不断拉高。比如,ReelShort近1年的收入已经达到5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亿元;在4月份单月收入超过ReelShort并一路走高的DramaBox,近1年的收入也已经达到4059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2.9亿元。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对于准备进入海外短剧市场的玩家来说,北美市场属于卷不过也要进去卷的存在。出于这样的考虑,再加上本土剧成本覆盖需要北美的高价值用户群体付费,选择做本土剧的玩家可以从美国市场开始投放。

此外,这样的本土剧对于英语区有辐射作用。根据TikTok的统计,80%的剧同时投放美国和其他英语区,会爆发更快、跑量更强。在爆量时间上,英语区都有投放的短剧爆量天数,比只投美国市场的爆量天数多1.08倍;在单周剧消耗量上,英语区都有投放的要比只投美国的大6倍左右。

从收入上也可见一斑。如果不看北美地区的收入,不少平台的收入大头都在这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和澳大利亚ReelShort、DramaBox、ShortMax近1年收入都突破了百万级美金规模,其他头部平台也大多有十万级收入。

和本土剧死磕英语区不同,译制剧更适合从文化相似的亚洲地区入手,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这个区域的用户对译制剧的接受度相对会更高。

从收入规模来看,短剧自习室在统计了各头部海外短剧平台近1年的应用内购收入后发现,以自制剧见长的ReelShort在亚洲地区并没有非常突出的收入表现,而译制剧占比极高的DramaBox遥遥领先,成为格局中的“超级”存在。

其中最悬殊的是马来西亚市场,DramaBox以超349万美元的近1年收入成绩和第二名ReelShort的不到77万拉开天堑般差距。

(地区:马来西亚|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尽管我们在日常讨论时会把日韩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分开考虑,但从收入维度来看,同为亚洲市场的两者有相通性,比如日本市场中,DramaBox的近1年收入高达约917万美元,第二梯队的TopShort、ShortMax、MoboReels分别在400万、200万、100万级别,其中擅长译制剧的平台占比相对大一些。

(地区:日本|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从买量占比来看,根据TikTok短剧在东南亚市场的跑量情况显示,无论是消耗还是剧目数,译制剧和本土剧的比例都是八二开,前者占优。

综上来看,译制剧在亚洲地区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现阶段更是压了本土剧一头。而把亚洲地区再细分,东南亚市场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长远来看,日韩市场的用户付费或将表现得更强劲。从这个层面上说,两者的入场逻辑又略有不同——

想要快速进入海外短剧市场的公司,可以考虑从东南亚市场的译制剧开始做,做起来相对简单;追求更高长期投资回报率的公司,可以在日韩市场花费一些力气,趁着萌芽期提前扎根,未来或许也能从“一超多强”里分一杯羹。

03 选题材:狼人虐恋VS霸总甜宠

用什么题材去切入海外短剧市场和玩家选择进入什么地区市场有关,而地区的选择又挂钩本土剧和译制剧的赛道选择。如果粗略推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如果先做本土剧,优先选欧美观众偏爱的狼人虐恋、禁忌之恋、复仇回归题材。

• 如果先做译制剧,可以选东南亚观众爱看的强制爱、契约婚姻等霸总千金题材

尽管有不少从业者表示,狼人题材的爆火不完全是用户导向,但可以肯定的是,狼人题材在现阶段确实有效。

2023年8月,一部狼人题材短剧《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爆火,成为ReelShort的第一部爆款剧,也拉开霸总短剧出海被广泛关注的序幕。此后,“狼人”成了短剧出海绕不过去的大热门。

(相关短剧海报)

根据TikTok for Business的《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显示,爱情题材在海内外都受欢迎。其中,霸总角色是用户的偏好首选,具有本地特色的狼人角色在美国也进入榜单。

此外,TikTok for Business还根据2024年Q2对比Q1的环比增速和曝光PV推测出:东南亚观众更爱看强制爱、契约婚姻等霸总千金题材;欧美观众则表现得更爱看狼人虐恋、禁忌之恋、复仇回归题材。


(图源:TikTok for Business的《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

综上所述,要在现阶段进入海外短剧市场,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选择本土剧和译制剧是基本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切入点,才能够更充分准备地下潜淘金。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