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短剧制作工作室24K Onions曾这么说过,足以展现剧本在一个海外短剧项目中的地位。
但如此重要的海外剧本在当前却呈现出非常割裂的情况:
一边是小红书上收剧本笔记下面热热闹闹响应的编剧们;
另一边是每天不是在收剧本就是在收剧本路上的平台方们。
真正的海外剧本供需现状是怎么样的?不同海外剧本市场发展得怎么样了?什么题材的剧本才对市场的胃口?
带大家一起看看迷雾之下的海外短剧剧本,或许有些真实情况会颠覆我们的认知。
供不应求的海外短剧剧本市场
首先是需求方。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海外短剧APP数量在短短一年多里几乎是爆发式增长,已经超过70款,后续还有更多平台项目会陆续上线。这个数量对比其他赛道算不上巨大,但放在仍处于种子期的海外短剧领域,却意味着剧增且很可能难以被充分满足的市场需求。
就拿几个头部平台对外公开的上新节奏或制作计划来说:
• 2024年6月,中文在线参股的ReelShort已经实现一周推出2部自制短剧,未来会不断加快新剧推出,争取做到“日更”;
• 2024年5月,点众科技的DramaBox预计2024年会上线100部海外自制短剧;
• 2024年3月,嘉书科技的TopShort曾表示未来计划每个月拍摄10部日本本土自制剧;
• 2024年1月,MPU收购的Flex TV表示以后每个月会上线几十部本土制作的短剧;
• 2023年12月,九州文化的ShortMax每月上线5部左右英语自制剧。
我们取平均数来粗略估计,头部海外短剧平台的年上新频率在100部左右,腰部和尾部的平台上新数量会少很多 。但尽管如此,整个市场的新剧需求量也在数千,远远未被满足。
再来是供给方。
海外剧本的来源可以大致分为个人编剧、编剧工作室、平台或制作方自己的坐班编剧三种类型。
相比之下,独立活动的个人编剧有更高的自由度,但代价是不稳定的项目收入和高风险的投稿过程。他们常常是积极响应收稿帖的群体,但也是很可能被骗稿的人群,因为全靠自己,收益和风险都自担。
海外编剧工作室的数量不算多,但算得上是目前海外短剧平台相对更有合作意愿的编剧对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工作室的团队大多拥有专业背景或者海外经历,产出剧本更加高效。
比如海外编剧工作室「StoryPod Studio」会要求最好base海外或者至少有留学经历,且是欧美各大学的影视制作编剧专业出身。也因此,不少从业者向短剧自习室透露过,在目前的海外短剧编剧中,留学生的占比相当大。
平台或制作方的坐班编剧则是正在热招的岗位,因为自己手里有成熟编剧就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根据招聘网站信息,平台或制作方招聘的海外短剧编剧相对集中于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在“海外短剧编剧”的前三页搜索结果中,定位北京的有15条相关招聘信息,招聘方不乏头部平台,如九州、点众、阿里优酷、中文在线、新阅等;定位于上海、广州、深圳的招聘信息数量分别为5、3、7。
(图源:BOSS直聘)
我们也可以看到,出海平台招聘的短剧编剧坐班薪资大多在10-15K,少数高达20K甚至30K,和国内短剧编剧的坐班薪资差距并不大。
而根据部分海外制作团队透露,坐标海外的编剧大多是采取项目合作制,根据新编剧和资深编剧、不同平台的预算等因素,海外剧本的报价区间非常大,有的仅仅几千美元,而有的单本120页剧本价格可以达到1.5W-2W美金。
从这些招聘情况和我们了解到的海外短剧编剧数量来看,整个海外短剧剧本市场依然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海外短剧平台数量剧增,讲求布局效率的内容需求不断上涨;海外短剧编剧的人才数量却仍然处在补充过程中,短剧剧本供应仍有缺口。
显然,这是入局海外短剧的机会,但剧本匮乏也可能会成为持续发展的隐患。
IP改编or本土原创,什么剧本更吃香?
现阶段,海外短剧剧本的内容来源可以简单区分为国内成熟短剧改编、网络小说IP改编、本土原创,两者在不同海外地区的表现有很大差异。
以正打得火热的美国短剧市场为例。据短剧自习室了解,美国本土短剧中有相当一部分度短剧来源于国内成熟短剧改编。
此外,网络小说IP改编也是主流之一。
在目前出海的短剧方中,有过网络小说出海经验或有稳定网络小说用户群体的占了很大一部分,诸如ReelShort、DramaBox等都是如此,版权握在自己手里,这让他们习惯性地从网络小说出发去拍短剧。“他们对于自己的霸总小说成功案例有很大的信心,也更偏向于打一个安全牌,比较少尝试新东西。”24K Onions的创始人Crystal表示。
(部分短剧海报)
根据SensorTower的《2024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报告》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发行商Crazy Maple Studio(枫叶互动)瞄准女性浪漫内容赛道,先后发布了多款女性互动故事手游Chapters和Spotlight、网络小说应用Kiss和Scream等,为ReelShort的成功提供了大量热门剧本和用户数据洞察。
因此,对于海外编剧来说,IP改编短剧的平台沟通成本最低,因为由平台提供的IP已经在其网络小说平台得到过验证,故事层面不会有分歧。同时,网络小说IP已经有预设的背景框架和上百章内容,总能从一大堆哪怕最不好的情节中选出可用的素材,相对更容易创作。「StoryPod Studio」合伙人之一的Cypress曾提到,“IP改编或许是最简单的海外短剧剧本产出方式。”
而在起步时间更晚的韩国短剧市场,本土原创编剧的剧本则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手握众多内容IP、定位是爆款剧本工作室的MZFAMILY,其创始人兼CEO Terry Kim向短剧自习室表示,韩国用户的文化消费习惯更倾向于漫画,漫画也是更容易改编成长剧或电影的内容形式,网络小说反而属于第二梯队的内容产品,网络小说作家的目标更多是先改编成漫画,然后才是影视。
再加上韩国本土编剧正在快速学习并上手短剧剧本逻辑,所以综合来看,相比版权关系复杂的影视IP、价格更高昂的漫画IP、短期内志不在此的网络小说IP,还不如训练本土编剧创作短剧剧本更加划算。
Terry还透露,目前韩国发行方也开始在中国寻找可以用于韩国本土改编的国内“上榜”作品改编版权。
因此,平台方在实操过程中会根据不同海外市场的情况去调整短剧剧本买卖策略,并不会完全单项选择某一种内容来源。
九州海外短剧负责人刘金龙曾在某次采访中表示,一方面会立足全球范围寻找优质编剧写剧本,另一方面也会翻拍国内爆款IP或海外采购的IP。“比如我们和头部海外阅读APP Dreame等平台合作,也会直接找作者购买版权拍摄,这些小说改编内容占到了自制剧总体量的三分之一。”
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IP改编的剧本,还是本土原创的剧本,最终都得落到内容本身,这一点在现阶段更多体现在对剧本故事和题材的筛选上。
短剧题材在不同海外地区也有不同的受众表现。比如,东南亚观众更爱看强制爱、契约婚姻等霸总千金题材;欧美观众则表现得更爱看狼人、吸血鬼、黑帮等ABO题材。
根据TikTok for Business的《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显示,爱情题材在海内外都受欢迎。其中,霸总角色是用户的偏好首选,具有本地特色的狼人角色在美国也进入榜单。但不同于国内赘婿、战神等题材火爆,男频在美国没有特别领跑的题材。
(图源:TikTok for Business的《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
但ReelShort北京办公室负责人南亚鹏也曾向澎湃新闻透露,目前逆袭题材的男频短剧已经成为海外新风口,“比如像《绝命毒师》,讲的也是被逼到绝境的小人物,最终逆袭的故事。”
实际上,在目前的海外短剧市场中,平台方拥有更多的内容引导权,包括:同一平台在不同海外地区的投放策略会影响剧本的语言选择;不同平台的内容策略将决定剧本的集数体量;平台对于内容的探索程度会影响整个短剧行业的受众拓展等。
就像旅程娱乐(纽约)创始人兼CEO高峰所说,正是中国人认为狼人题材在美国火爆,一部狼人题材的爆款引来无数跟风,让整个市场充斥着狼人题材,也就形成了热门。
但结合短剧从创作剧本到上线的数月时间,内容题材的信息差存在滞后性,热门内容周期会循环,短剧行业从业者对于剧本的判断应该具有前瞻性,这是海外短剧发展的地基。
“剧本不过关,后面的投入都是白搭。”高峰如此表示。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