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两岸青年影像新桥梁:中国传媒大学开启短视频交流研访序幕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4年7月24日

7月11日,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启动,这一活动不仅是两岸青年交流互动的桥梁,也是推动两岸视听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和国家广电总局港澳台办的指导下,活动由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与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携手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具体执行由该校戏剧影视学院和港澳台处负责,这充分体现了活动的高规格与专业性。

 

此次交流研访活动以增进海峡两岸青年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为初衷,旨在通过短视频与微短剧这一新兴且富有活力的媒介形式,为两岸青年提供一个展示创意、交流技艺、共同探索文化与技术融合新路径的平台。通过工作坊、研讨会、创作比赛、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参与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两岸在视听内容创作上的异同,还能在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对方的先进经验,共同促进两岸视听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活动的举办,不仅有利于推动两岸青年在新媒体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新,还将深化两岸青年在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上的共识,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借助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术资源和平台优势,本次活动有望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影视人才,为两岸视听内容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交流项目,它不仅为两岸青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也预示着在新时代背景下,两岸视听产业合作与交流的新篇章正在开启。

在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的开营仪式上,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丹丹主持,仪式的启动标志着这一旨在促进两岸青年交流与视听产业融合的重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钟丹丹处长的主持不仅体现了中国传媒大学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学校在促进国际及两岸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在致辞中,强调了活动对于增进两岸青年相互理解、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她指出,通过短视频与微短剧这一新兴形式的交流,可以为两岸青年搭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进而推动两岸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的致辞,则着重强调了高校在推动两岸青年交流与视听艺术创新中的责任与使命。他提到,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活动的承办方,将全力支持并参与到这一富有前瞻性的交流项目中,为两岸青年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创作环境,共同探索视听艺术的未来。

 

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在致辞中,对活动寄予厚望,他表示,此次交流研访活动是两岸影视产业合作的新起点,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能够深化两岸在影视制作、内容创新、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华语影视作品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位领导的致辞,共同勾勒出活动的愿景和目标,即通过短视频与微短剧这一充满活力的媒介,促进两岸青年的创意碰撞,加强两岸在视听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两岸文化的共同繁荣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赵晖教授在介绍中指出,首届海峡两岸短视频微短剧研访活动的拍摄计划和展映安排,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周密规划的,旨在确保活动不仅能够为两岸青年提供一个展现创意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促进作品的广泛传播与深度交流。

拍摄计划方面,活动将围绕“创意与文化交融”这一核心主题,鼓励两岸青年团队结合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体验,共同策划和拍摄具有创新性、故事性和文化深度的短视频与微短剧作品。拍摄内容将覆盖多种题材,从日常生活的故事到奇幻想象的探索,从历史文化传承到现代都市生活,旨在多维度展现两岸青年的视角和思考。活动还将组织系列工作坊和大师班,邀请知名导演、编剧、制作人等为参与者提供专业指导,确保作品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展映安排方面,活动将设立专门的展示平台,包括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在线上,将利用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数字化渠道,进行作品的广泛推广和观众互动,以达到跨地域、跨文化的传播效果。线下则计划在两岸多个城市的文化中心、高校、电影节等场合举办展映会,为作品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赏体验,并安排交流论坛、观众投票等活动,增加作品的互动性和影响力。同时,活动还将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表彰和奖励,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和职业发展可能。

赵晖教授强调,通过这一系列的拍摄与展映安排,旨在搭建一个持续的交流平台,让两岸青年在创作实践中增进了解,激发灵感,共同推动短视频与微短剧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贡献青年力量。

蒲剑教授表示,此次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是促进两岸影视教育与文化融合的宝贵机会。他强调,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影视人才,这次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作理念,还能激发师生们在微短剧这一新兴领域的创作热情,期待通过这次交流,能够共同探索更多元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表达,推动华语影视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孔繁芸老师作为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的代表,对活动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和支持。她认为,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下孕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风貌和艺术表达。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不仅能促进两岸青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能加深彼此的文化理解和认同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孔老师期待活动能够成为两岸青年深入交流、共同创作的桥梁,产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深度的作品。

学生代表黄韵家和周至纯也分享了他们对于参与此次活动的激动心情。黄韵家表示,作为一名影视专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这样高水平的两岸交流活动中,感到非常荣幸和兴奋。她期待通过与台湾同学的合作,能够学习到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拍摄技巧,同时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创意和故事通过微短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周至纯则表示,这次活动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他非常期待能够与来自台湾的伙伴一起创作,共同探索两岸文化的交融点。他认为,通过微短剧这一形式,能够快速而直接地传达年轻人的声音和视角,他希望能够通过作品展现当代青年的思考和梦想,同时也期待这次经历能够成为自己影视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校长杨懿共同登台,为精心挑选的20位来自海峡两岸的指导教师颁发了聘书。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仪式,象征着两岸在影视艺术教育与创作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开启。

20位受聘的指导教师,既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等大陆高等学府的资深教育者,也有来自台湾顶尖院校的专家,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卓越的创作成就,涵盖了导演、编剧、摄影、后期制作等多个专业领域。他们将携手指导参与活动的两岸青年学生,共同探索微短剧的创意构思、剧本编写、拍摄技巧及后期制作等全过程,确保作品的艺术性和技术性达到高水平。

这一举措不仅加强了两岸在影视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为两岸青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交流和成长。通过这些导师的悉心指导,学生们不仅能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还能在跨文化的团队合作中增进相互理解,共同创作出反映两岸文化特色、富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的微短剧作品。

此次颁发聘书的仪式,标志着活动正式进入实质性创作阶段,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一系列凝聚两岸青年智慧与创意的微短剧作品将逐一亮相,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影视产业的共同繁荣贡献新的力量。

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启动仪式上,多位重量级嘉宾的共同参与,凸显了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研访活动的重要性和广泛支持。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国台办交流局二级巡视员马振杰、广电总局港澳台办副主任燕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秘书长李少彦,以及台北市影音公会理事长陈仲祺,这些来自两岸文化交流、政府机构、高等教育及行业协会的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标志着活动正式启航。

这一联合启动的举动,不仅是对活动本身的重视,也是对两岸青年文化与艺术交流的深切期盼。它预示着两岸在短视频和微短剧这一新兴文化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共同创作、学习与交流,不仅能够促进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新,更能增进两岸青年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活动的启动,为两岸青年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相互学习的平台,同时也为两岸影视产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研访、创作、展映等多元化的活动安排,预期将激发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为两岸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力提升。

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实践,为两岸青年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展示舞台。在这个平台上,青年创作者不仅能够发挥各自的创意才华,通过短视频和微短剧这两种新兴的、极富表现力的媒介形式,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展现两岸不同的文化视角和生活体验,还能在相互交流中拓宽视野,学习对方的优点,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活动作为一个桥梁,不仅连接了两岸青年的心灵,促进了相互理解和尊重,更深层次地,它促进了两岸视听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通过共同创作,两岸青年可以共享创作理念,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叙事方法,从而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作品的跨地域吸引力。这种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提升华语影视作品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活动的举办还可能催生出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深度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在网上获得广泛关注,还可能在各大电影节、视频平台上展出,为两岸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增加他们的作品被看见的机会,助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总之,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交流项目,更是两岸青年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见证,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次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交流研访活动得到了众多机构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展现了活动的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中影亚视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作为参办单位,它们的参与不仅为活动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专业指导,还促进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两岸在农业科技传播、影视制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同时,北京电影学院、五洲传播中心等教育和文化传播机构的加入,为活动注入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国际传播力,为两岸青年提供了更专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而快手、爱奇艺、优酷、腾讯、芒果TV等主流视频平台的支持,不仅为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播出渠道和市场推广资源,还为优秀作品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有助于作品获得更广泛的观众基础和市场认可。

此外,华策、深圳雅文公司等影视制作和媒体公司,以及荔枝新闻、Injiangsu我苏平台等新媒体的支持,不仅为活动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还为青年创作者打开了更多合作与发展的可能性,有助于促进作品的商业化和市场转化。

综上所述,这些机构的参与和支持,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为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推动了两岸青年在短视频和微短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