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一探网络微短剧的新趋势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4年7月18日

随着微短剧市场的日益成熟,创作生产逐渐走向规范化、精品化,这不仅得益于行业内部的自我提升,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就是一次成功的政策推动,旨在通过微短剧这一新型文艺形式,展现全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该计划鼓励创作者将镜头对准祖国的大好河山,将各地的美景、风俗、美食等元素巧妙融入剧情之中,不仅丰富了微短剧的内容多样性,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视觉享受和文化体验。通过精心编排的故事,观众仿佛跟随剧中人物的脚步,踏上了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激发了观众对实地探访的兴趣,有效拉动了旅游经济,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的实施,催生了一批兼具艺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的精品微短剧,这些作品不仅在各大平台收获了高点击率和好评,还成功赋能了文旅产业,带动了目的地的知名度提升和游客量增长。例如,一些以古镇、名胜古迹为背景的微短剧,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还间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此外,这一计划还促进了微短剧产业与地方政府、旅游部门的紧密合作,通过资源整合,为微短剧创作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政策支持,如免费拍摄场地、资金补贴等,进一步降低了制作成本,提升了创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6月1日起,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中国网络微短剧产业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政策指导与规范调整。这一《通知》的出台,旨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实现健康、有序、繁荣的发展态势。

《通知》从多个维度出发,对网络微短剧的创作、传播、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内容质量提升:鼓励网络微短剧内容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反对低俗、媚俗内容,引导行业生产更多正能量、高品质的微短剧作品。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微短剧内容审核机制,强化平台责任,要求网络视听平台严格把关,确保上线内容合法合规,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

促进产业升级支持和引导行业探索多元盈利模式,鼓励与新技术、新业态的融合,如5G、VR/AR等,提升作品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同时促进版权保护,保障创作者合法权益。

安全与发展并重:强调在行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坚守安全底线,加强对信息安全、青少年保护等方面的重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的观看环境。

鼓励创新与合作:倡导行业内部及跨行业合作,鼓励与旅游、教育、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微短剧+”模式,拓展应用场景,激发市场活力。

《通知》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国家层面对网络微短剧行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引导,既是对当前行业现状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布局。这不仅为微短剧创作者、平台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也为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预计将有力推动中国网络微短剧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中国微短剧市场在2023年实现了爆炸性增长,市场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22年的101.7亿元,同比增长了惊人的267.65%。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内容形式,在国内的迅速崛起和巨大潜力,不仅吸引了海量观众,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成为文化娱乐产业中的一匹黑马。

与此同时,《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微短剧市场的用户行为特征。报告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比例高达39.9%,这意味着微短剧已经成为网络视听内容消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便捷、紧凑、富有吸引力的特点,成功地吸引了近四成用户的持续关注和喜爱。此外,有31.9%的用户表示曾经为微短剧内容付费,这一比例说明微短剧不仅在用户粘性上表现出色,其商业化能力也相当可观,为内容创作者和平台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快手副总裁、总编辑刘洋的发言,揭示了快手在微短剧领域的前瞻布局与显著成就。自2019年前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观看竖屏短视频的习惯逐渐形成,快手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适时推出了“星芒短剧”项目。该项目在快手已有的庞大用户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更多专业制作团队和人才,旨在提升内容质量,丰富作品类型,满足用户对高质量微短剧内容的需求。

“星芒短剧”项目通过整合平台资源、提供专业支持、优化创作者生态等方式,成功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的参与,推动了微短剧从草根创作向专业化、精品化转型。至2023年12月,项目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累计播出了326部播放量破亿的微短剧,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快手在微短剧内容创新与推广上的强大能力,也反映了市场对高质量微短剧内容的强烈需求。

点众科技,作为一家起源于网络文学领域的公司,其转型涉足微短剧市场,标志着其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上的重大战略调整。依托于公司深厚的网络文学资源,点众科技每月能创作生产30至50部微短剧,这一产能不仅体现了其高效的文学作品转化能力,也展示了其在内容创新和市场适应性上的敏锐洞察。

在这一过程中,点众科技的工作重心之一是对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筛选。面对每年上百万部的网络文学作品,公司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从故事情节的吸引力、题材的新颖度、受众的偏好、改编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精选出最适合转化为微短剧的文学作品。这一筛选过程既考验公司的文学鉴赏能力,也要求其具备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

一旦选定作品,点众科技便开始着手进行文学作品到视频内容的转化工作。这一转化不仅涉及到剧本改编,还包括选角、拍摄、后期制作等一系列复杂流程。为了保证微短剧的质量与原作精神的忠实传达,公司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的制作团队,能够巧妙地将文字的魅力转化为视觉语言,同时保留原著的精髓,创造出既符合网络视听习惯又具有文学深度的微短剧作品。

点众科技的这一模式,不仅为网络文学作者提供了作品二次创作与传播的新渠道,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娱乐内容。通过这种文学与影视的深度融合,点众科技不仅推动了文学作品的多元化发展,也促进了微短剧市场的繁荣,展现了文学IP在新媒体时代的巨大价值和无限可能。

这一系列的举措表明,国家广电总局正全面加强对网络微短剧行业的监管与规范,旨在促进该行业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从2022年11月开始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到提出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可以看出监管层面正逐步构建起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微短剧内容的合法合规,防止低俗、违规内容的传播。

今年的行动更加密集且针对性强,4月23日召开的微短剧创作座谈会,强调了制度规范的建立健全,为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体现了对微短剧内容质量的重视,也表明了对创作者创新与艺术追求的支持。

5月17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消息显示,针对微短剧收费环节存在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采取了专项治理行动,这直接回应了用户关切,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微短剧市场的健康发展。

6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则进一步细化了监管要求,明确了微短剧的分类分层审核制度,要求所有微短剧必须经过审核并备案后方可上网传播。这一规定加强了内容审查的严格性,从源头上把关内容质量,防止不良信息的扩散,同时也为合法合规的微短剧内容提供了更清晰的传播路径。

综上所述,这一系列的监管与规范动作,不仅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有利于推动微短剧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内容创新与正向价值的传播,为创作者、平台及观众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微短剧生态。

这一计划的提出,标志着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正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文化使命和社会价值。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中华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承等八个方向,不仅聚焦于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更旨在通过微短剧这一载体,激发民众对国家发展成就的兴趣与自豪感,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计划明确提出的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的目标,旨在通过这批精心策划的微短剧作品,带领观众云游中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为实体旅游景点带来流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种“微短剧+旅游”的模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开辟了文化传播与旅游推广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已有两批共计28部作品入选推荐目录,其中21部作品的成功播出,不仅验证了微短剧在文化传播和旅游营销上的巨大潜力,也初步显现了其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上的显著效果。这些作品通过精彩的剧情、精致的画面,不仅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华大地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认识,还成功引发了观众对剧中的取景地实地探访的兴趣,带动了一股“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热潮。

随着更多优秀微短剧的创作与播出,这种新风尚将会进一步深入人心,不仅让观众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体验别样的旅行乐趣,还将为促进乡村振兴、传承文化、提升国家形象发挥积极作用,展现出微短剧在促进文化自信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李江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微短剧与文旅结合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型的叙事媒介,其魅力在于能够通过简短精炼而又极具吸引力的故事,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引发情感共鸣。当这些故事与特定的地域文化、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紧密结合时,它们便不再仅仅是屏幕上的虚构情节,而是变成了引导观众探索现实世界、亲身体验目的地魅力的桥梁。

具体来说,微短剧通过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引流和增效的目的:

情感连接:优秀的微短剧能够构建起观众与剧中人物、场景之间的情感纽带,观众在被剧情吸引的同时,也会对故事发生的地点产生好奇和向往,这种情感上的连接是推动旅游行为的强大动力。

文化展示:微短剧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展示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或现代风貌,使观众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

视觉冲击:视觉效果是微短剧吸引观众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精美的画面、独特的拍摄角度和后期处理,微短剧能够将旅游景点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激发观众的探索欲望。

社交传播:微短剧易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和传播,观众在观看后往往会通过评论、转发等形式与他人分享感受,这种口碑传播效应能够迅速扩大影响范围,吸引更多潜在游客。

经济效益:随着微短剧带动的游客增多,直接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收入,同时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何天平的观点深刻洞察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这一计划通过将微短剧与文旅资源的开发相结合,不仅响应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也开启了内容创新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他认为,这种跨界合作不仅限于“微短剧+文旅”,未来还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例如“微短剧+技术”、“微短剧+教育”、“微短剧+电商”等,这些“微短剧+”的形态将不断拓展微短剧的应用场景,挖掘其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潜力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