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短剧卷制作、卷出海的时候,动漫短剧悄然开辟了一片新战场。
2024年末以来,动漫短剧不仅跑出了《我每天征服一个美女》《谁说陈卓不能斩神》等多部抖音单账号播放量破亿作品,还迅速跑通了CPS、CPM等多种商业变现模式。
冬漫社动漫业务负责人兰桂玮透露,冬漫社制作的《炼气3000层:我是天妒之众神陨落》自上线以来,全平台累计收益已经接近800万元。巨量引擎官方数据也显示,早在2024年Q4,动漫短剧的看播人群就超过20亿,付费规模突破2600万元。
截至目前,抖音、红果、快手、B站、百度等平台都已先后布局动漫短剧。今年3月,抖音短剧运营负责人王晨在“漫剧星河”线下交流会上表示,2025年漫剧会是新的行业机会,抖音将提供完善的配套扶持政策;B站短剧业务负责人文与非在第二届上海微短剧大会上透露,动漫短剧会是今年B站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
平台的助推带动了业内对动漫短剧的进一步关注。不仅头部短剧公司中文在线在今年成立了AI动漫部,杭州的千渡星辰和灵境AI两家创业公司也分别和微软小Bing、浙江大学达成合作,准备入局动漫短剧。
“动漫短剧就像2020年的真人短剧,已经来到爆发前夜。”兰桂玮说。
真人短剧遭遇天花板,
动漫短剧成为“全村希望”
早在去年,动漫短剧就小火了一把。
凭着精致细腻的画风,以及女性专属的爽文故事,“心动投递员Nana”“罗曼蒂Choco”“李漫妮Money”等账号不仅收获大批粉丝,还拿到了不菲的商单收入。(延伸阅读:《短剧又出新玩法,二次元霸总俘获小红书女孩》)
但这时的动漫短剧大多脱胎于条漫,背后制作方多为小雨互动、人生无限、杠上开花等MCN机构。相比有着固定人设、连贯剧情的“剧”,它们更像一个个“短视频小故事”。
直到去年,随着传统动漫公司和真人短剧公司的入局,更有剧感的动漫短剧开始批量出现。
冬漫社是业内最早做动漫短剧的内容公司之一。兰桂玮介绍,动漫短剧这个赛道几乎是冬漫社和抖音一起共建出来的。
“早在2024年1月,我们就开始和抖音聊动漫短剧,但因为审核标准等问题,一直没推动起来,直到去年6月,我们开始尝试用端原生的方式上传一些作品,并先后跑出了《炼气3000层:我是天妒之众神陨落》《天下第一神医》等爆款作品。”
爆款作品的出现很快引爆了从业者的热情,大批传统动漫公司开始将存量剧重新剪辑,以端原生的方式在抖音谋求二次变现。
一个背景信息是,近几年爱优腾等传统长视频平台都开始收缩动漫预算,大批传统动漫公司急需“新金主”。兰桂玮则提到,经过几年发展,短剧的增长趋势已经开始放缓。
“去年我们的动漫短剧爆了后,受到了巨量引擎和抖音端原生的关注和支持,并专门一起线下开会讨论动漫剧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再建一个“短剧”品类。真人短剧用户多在40-60岁之间,动漫剧更符合年轻人口味,极其可能成为下一个业务增长点。”
一个有剧没地方放,一个希望探索新赛道,双方称得上一拍即合。新榜编辑部观察发现,从去年11月开始,抖音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动漫短剧。
比如改编自飞卢热门小说的《我每天征服一个美女》,讲述的是被困在同一天长达1000年的男主,在经历放纵到绝望,再到自我救赎的转变后,所体验的奇异人生。截至发稿前,《我每天征服一个美女》在抖音账号“起迹动漫短剧场”上的累计播放量超2.4亿,累计充值超200万元。
有网友留言:“我是土鳖,脑子已经捐到火锅店,就爱看这个。”
可以发现,与“心动投递员Nana”等发布的小清新女频爽剧不同,去年末以来爆火的动漫短剧多为男频爽剧,气质上和几年前爆火的龙王剧非常相似。新榜旗下抖音数据工具新抖也显示,“起迹动漫短剧场”“天禄剧场”“巨巨番剧”等短漫短剧号的用户画像中,男性用户占绝对多数,年龄多在40岁以下。
在小红书,AIGC创作者“柔树特效-AIGC动画-后期”制作的AI动画番剧《观察者悖论》,因为媲美一流日本动画番剧的效果,也得到了不少好评,其中数据最好的一条视频获赞5万。新榜旗下小红书数据工具新红显示,“柔树特效-AIGC动画-后期”女粉占比77.05%,24岁以下用户占比89.65%。
从业者看好动漫短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横跨短剧、二次元两大赛道的动漫短剧,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动漫行业深度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8亿,且人均年消费超800元。
数量上看,动态漫是目前动漫短剧的绝对主力。所谓动态漫,就是“会动的漫画”。相比标准意义上的动漫,动态漫往往帧率更低,画面更简洁,随之带来的是更低的制作成本和更短的制作周期。
成本方面,相比单部成本奔向百万的真人短剧,巨量引擎数据显示,动漫短剧的单部制作成本在15-20万元之间,其中动态漫每分钟的成本仅1000-2500元。
题材方面,因为不像真人短剧需要受到物理世界的限制,动漫短剧多为都市异能、仙侠玄幻、末世、悬疑等超现实题材,脑洞更大,爽感更足。
在千渡星辰联合创始人鲁班看来,动态漫就像沙县小吃,是一种观影成本极低的娱乐方式。“我可能没时间看完一部完整的动漫,但很乐意刷一部动态漫。”
短剧能爆火,就在于它满足了倍速时代下用户的碎片化消费需求,动漫短剧则更近了一步。巨量引擎内容消费行业商业产品负责人潭锦在“漫剧星河”线下交流会上也提到,抖音生态已经形成高活跃度的漫剧用户圈层,用户付费意愿超越短剧。
图源:巨量引擎
AI加持下,动漫短剧迎来技术红利
看到动漫短剧的市场前景后,越来越多公司在消耗完库存剧后开始为抖音、快手等平台单独打造作品。此时,希望快速提高产能的从业者不约而同看向了AI。
近几年,以即梦、可灵等AI应用为代表,AI生成视频在国内快速发展。去年,抖音、快手分别推出《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等AI短剧。今年,随着AI技术的进步,部分公司和个人创作者开始推出更多面向市场的AI作品,比如改编自周星驰电影的《无名特攻队》和超拟真AI短剧《兴安岭诡事》。
今年初,番茄小说拿出知名男频IP《玄幻:从拉二胡开始》,希望试水动漫短剧。
“但他们了解下来发现,如果用传统制作方式,成本少则2万元/分钟,多则5万元/分钟,最后聚力维度进入了番茄小说的视线。”聚力维度创始人赵天奇介绍,凭借自研的全流程3D AI影视制作平台“赛博导演”,聚力维度用不到10个人,1个月就完成了《玄幻:从拉二胡开始》。这也成为业内比较少见的工业级AI动漫短剧。
“如果团队操作更成熟,再放到各方面成本比较低的城市,成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赵天奇补充。
在他看来,因为成本和技术限制,影视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成本风险极大,技术门槛极高,AI则可以极大解放创作者的生产力,最终形成规模化效应。
随着AI技术的进步,从业者们纷纷尝试用AI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巨量引擎数据显示,在AI的帮助下,动漫短剧的制作成本至少能降低2-3倍。
新榜编辑部调查发现,按照生成方式划分,动漫短剧对AI主要有4种使用方式。
热度最高的当属纯AI生成,即使在当下,用AI从无到有生成一部动漫短剧也是一件颇为科幻的事情,比如“九五二七剧场”出品的《无名特攻队》的图片生成视频环节就主要由Vidu和即梦完成。
“从剧本到原画再到声音,我们全都会用AI生成。目前只有音效部分AI的生成效果还不太理想,剪辑也需要人工处理。”湖南希基动画导演陈导介绍,自家公司现在就在尝试纯用AI生成动漫短剧,且单部成本仅需要20万-30万元。他也相信,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今年内,纯AI生成的动漫短剧,或许就能达到工业级水准。
纯AI生成的最大优势是成本极低、效率极高,但人物一致性、画面连贯性等问题也非常明显。简而言之,纯AI生成的视频不仅AI味儿重,还很容易穿帮。这也是目前市面上纯AI动漫短剧数量稀少的原因。
在鲁班看来,目前AI学的还不够多,缺少对人的理解,生成的内容还达不到用户、市场想要的效果。“你会发现,如果没有人的精细化运营,纯AI生成内容的流量不会好。”
也因此,纯AI生成之外,从业者们衍生出了不同的AI使用方式。
冬漫社的方式是只让AI介入到制作的若干环节,而不是让AI包办一切。兰桂玮介绍,传统制作方式,动态漫先要手绘出图,再用AE等软件让人物、场景动起来,最后再进行音频合成等后期操作,冬漫社主要让AI介入到了出图和动画制作两个环节。
“在出图环节,传统的分镜、上色等工作,不仅需要多人合作,一天也画不了几格原画,但现在如果事先把Lora训练好,掌握好关键词,一天能出四五十张原画。在动画制作环节,传统动态漫做一个动作可能只用起始帧、中间帧和最后一帧,AI出现后,只需做好首尾帧就能生成连贯动作,不仅省时省力,也让动态漫的质量开始无限逼近传统动漫。”
冬漫社团队制作的视频demo
灵境AI的方式是基于真人短剧进行转绘。“我们会先用AI拆解分析真人短剧的所有镜头,然后再用动漫语言进行重新衔接、绘制。”灵境AI商务副总裁侯翔中介绍,因为不是让AI凭空生成,而是有了真人短剧这个“锚点”,真人转绘出来的动漫短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画面穿帮等问题。
据悉,今年3-4月,灵境AI将上线10部爆款AI漫剧,同步储备300+原创漫剧,以“经典IP+原生内容批量供给”抢占增量。
灵境AI团队制作的视频demo
聚力维度则主要基于自己积累的3D数字资产来生成3D AI动漫短剧。“相比用AI一键生成,我们的生产流程更接近传统影视,只不过我们是先用AI造一个世界,再造人,最后让造出来的人在虚拟世界里表演,这样的好处是,不论我们怎么拍,剧情怎样,一切都是稳定可控的。”赵天奇说,相比国内一线动漫作品,聚力维度用AI制作的动漫短剧在综合效果上已经可以达到80分,部分细节还有所超出。
赛娲SEVA—影视级AI表演:声音表情口型
在赵天奇看来,在AI的赋能下,不仅会出现公司、工作室、个人等不同形式的创作者,动漫短剧的数量也将迎来爆发,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作品。“本身短剧就是一个对成本高度敏感的产业,在AI的帮助下,动漫短剧这个空白市场一定会迅速发展。”
短漫短剧能复制真人短剧的爆火吗?
一个业内共识是,动漫短剧现阶段仍处于萌芽期,但因为既能触达二次元新用户,又有AI技术加持,从业者对动漫短剧仍保持了相当的热情。
在赵天奇看来,从当前趋势看,短剧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增至1000亿,其中1/5(即200亿)属于动漫短剧市场。
那动漫短剧何时才能成为一个有钱景的赛道?
动漫短剧首先需要解决产能问题,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ADX短剧版显示,2024年真人短剧年产4.46万部,但动态漫仅1000多部。目前动漫短剧存在着明显的供需错位。
虽然在AI的加持下,动漫短剧的成本、效率都有所提升,但因为技术上的不成熟,以及专业创作者的稀缺,AI短剧不仅效果仍有提升空间,很多时候AI短剧的实际成本和制作周期甚至要超过真人短剧。
赵天奇认为,借助AI真正把影视制作的门槛降到人人可做,才是这个产业真正该有的样子。为此,在验证完自家公司的3D AI技术路线后,他今年的工作重点变成了培训专业AI影视人才,推动3D AI动画视频创作生态的成熟。
“不久前我们刚和河南开封传媒学院落地了一个AI创作基地,第一期准备培训100位学生,让他们学会用AI创作。”赵天奇说,等教材打磨成熟后,他还打算放到网上,免费教给更多人。
生产制作之外,商业模式同样重要。据了解,动漫短剧的变现方式和真人短剧并不太多不同。既可以走付费模式,在抖音上线端原生,也可以走免费模式,打包卖给红果等平台。
巨量引擎短剧运营经理李子涵透露,动漫短剧在“端原生内容+信息流投广”基础上,探索出会员分账等新商业路径。多元化变现可使动漫短剧综合收益提升50%以上,部分剧目仅靠端原生充值即可覆盖制作成本。
相比单纯地“卖剧”,兰桂玮觉得IP才是动漫短剧真正值得探索的未来。他建议短剧公司不要局限于抖音、快手等平台,要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行业布局,用行业思维而非产品思维去做动漫短剧。
“真人短剧因为演员是人,难以IP化,但动漫短剧的人设、IP都属于创作者,可以按照“一剧一IP一账号”逻辑去长期运营。真人短剧像商品,卖几次就贬值,但动漫短剧的IP,可以衍生开发,不仅附加值高,想象空间大。”
除了国内市场,部分从业者还选择开辟海外市场。鲁班介绍,相比同行专注国内,深耕TikTok多年的他选择了海外市场。他认为海外市场对动漫短剧的认可度也相当不错。“我们现在是在和微软小Bing深度合作,我们提供剧本,负责后期的运营变现,微软小Bing则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帮我们把剧本变成动漫短剧。”
兰桂玮也透露,目前冬漫社正在和美国公司合作测试海外市场。“日本、韩国也有竖版轻动画的需求,虽暂无明确变现模式,但适应本土市场后必然能变现。”
当然,仅仅解决产能问题和商业模式还不够,参考真人短剧的发展路径,一个赛道的爆火离不开出圈爆款的引爆。现如今,动漫短剧虽然出现了不少播放量破亿短剧,但相比真人短剧的《无双》《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作品,在影响力上仍然相差甚远。
动漫短剧要想真正爆火,需要从业者持续打造出更多出圈爆款。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