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小程序
剧供需小程序

扫码进入剧供需小程序
找合作更方便

“非遗+微短剧”让文化重生!900年历史的燕青门再生辉!
作者:剧供需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6日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和微短剧的兴起,碎片化观影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微短剧以其短小精悍、节奏紧凑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受到大量网民的追捧。



今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通知要求继续推进“微短剧里看非遗”“微短剧里看品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等创作计划。为积极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市局号召,渝中区广电局于今年2月组织召开全区“微短剧+”创作计划座谈会,发布文化旅游、普法、科普、传统文化、品牌发展、非遗、生态环境、中医药等8条赛道,鼓励支持企业以此为契机,创作一批有思想内涵、有艺术追求、有制作品质的精品微短剧,搭建起微短剧与各重点领域良性互动的新桥梁。


3月5日上午,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燕青门》正式开机,这部微短剧由重庆广电集团、重庆观照影视传媒、渝中非遗传承项目燕青门联合出品。将非遗中医燕青门的精髓巧妙融入剧情,通过创新表达方式,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生。这也是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号召,渝中非遗项目首次披挂上阵演绎,跨界创新尝试。


据了解,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燕青门》融入了扣人心弦的商战情节、热血豪迈的武侠元素,以及浪漫动人的爱情和现代都市情节。该剧通过中医与武术相结合的方式,讲述大隐于市的燕青门门派行走江湖救济于世的故事。



此外,在拍摄选景方面,剧组对细节和传统的把握也有考究。剧组在选景时,充分考虑了每个场景与剧情的契合度,以及场景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该剧取景更多偏向于具有典型巴渝特色的古建筑、老街巷等,如山城巷、十八梯等地,让观众在观看剧集的同时,也能认识重庆,了解重庆。



现今的燕青门正骨疗法,起源于900年前北宋年间的燕青拳门派,传承至今已有927年。1927年,燕青门第六代传人赵锦才挟技入渝,以其独特的“武为医所用,医含武所学”的治疗理念,将燕青门武术的步法、身法、气法与正骨手法互相融合施术、一气呵成,成为巴渝地区治疗骨伤绝技,其所提倡的“不开刀治骨伤”成为传统中医治疗骨伤的主要特色,受到中医学界的认同。



2021年,燕青门正骨疗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巴渝地区独有的中医瑰宝,被世人所珍视。


据悉,非遗传承精品微短剧《燕青门》计划拍摄两个月,共50集,将于5月在爱奇艺、抖音、西瓜等各大网络平台上线,这部以渝中非遗中医为题材拍摄的微短剧值得大家期待,广大网友可以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免责声明————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

©2023 剧供需
辽ICP备2022006816号
辽宁巴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客服
请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