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出现多个以短剧版权购买/租赁为名的项目宣传。以几百上千元价格购买/租赁版权后,可以获得每日分红,推广拉新还有分销奖励,总收益率远高于正常投资。其中,元点短剧目前无法正常登陆,而天天短剧等项目还在假借上市公司名义大力招商。
律师分析,某些资金盘以短剧为名,实际干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勾当。吊诡的是,在崩盘发生以前,相当一部人觉得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元点短剧有群聊被禁言,App目前无法正常登陆
号称“206元开启财富之路”的元点短剧版权投资项目此前一度推广火热。据红星新闻报道,该项目是一款月费6元的短剧App,成为会员后可以观看海量短剧并投资短剧版权。花费200元购买一部短剧版权后,每部剧每天可获得0.5%-2%的收益。
此外,元点短剧设有多层奖励机制。听说你只要拉着小伙伴一起买版权,就能赚到直推用户收益的10%和间推用户收益的5%。也就是说,越多人进来,你的钱包越鼓,成为顶级团队用户,月入十万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感觉可以去冲个豪车了!
记者已将有关举报材料递交给陕西省咸阳市公安局,咸阳的警察叔叔们已经接到举报材料,正在认真核查这“元点短剧版权投资”是不是传销的“黑科技”,还是有其他什么猫腻。还需要进一步详细地深入调查。
元点短剧相关宣传推广资料
多位元点短剧的用户向蓝鲸记者透露,不少小伙伴在3月15日左右发现自己无法正常登录,心里那个急啊!更有几位用户表示,自己在这个平台上投资了几千甚至上万元,眼看着回本的希望渺茫。
社交平台上,有关元点短剧的宣传仍在继续。有推广人员表示,公司目前正在整改因此暂时无法登陆系统。后续会员会平移到新的海外版App上,届时会员还可以享受短剧出海的版权分红。
推广人员告诉蓝鲸记者,目前公司暂停拉新,正在清退“看不懂公司文化、进来薅羊毛”的人。
其实,类似元点短剧这样的投资项目并不少见,像“天天短剧”、“剪创坞”、“中视汇影”等是近期讨论热度较高的项目,以关键词搜索还能看到部分质疑和投诉贴。
短剧版权投资收益率高达1095%?多项目冒用上市公司名义敛财
元点短剧无法登陆后,相关评论区内出现了不少其他短剧投资项目的招商。更有甚者,直接套用前者的宣传海报来做新项目的推广,投资门槛及收益却更高了。
这些项目的内核和投资收益模式大多相似。以“天天短剧”为例,其主要有三种收益模式,即会员每日登陆看剧收益、购买版权的分红、推广用户的分销奖励。购买189元和589元的会员分别可享受每日收益3元和12元,除此之外还有每日登陆的1元奖励。招商人员表示,会员是永久性的,每天都会发放收益,差不多一个半月就能回本。
应用内可供购买的短剧版权大多是300、500元一份,日收益率3%,投资周期为一年。以一天15元版权分红计算,一年可累计获利5475元,年化收益率高达1095%。
“天天短剧”应用界面 / 受访者供图
有些平台推出了“剪创坞”这种版权租赁模式,听起来就像是给创作者们开了一扇新窗户,租个短剧就能剪辑二创,用户momo称,应用的确设有创作板块,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人真的做二创剪辑,租了每天就有几十、几百块的分红。
以上平台是否真的拥有所涉短剧的版权呢?蓝鲸记者发现,这些短剧的真正关联方涉及番茄、点众、九州等头部短剧公司,蓝鲸记者向前述部分公司确认后得知并无相关授权,此类平台售卖租赁版权的行为系侵权。
用户小满透露,平台经常会放出奖励额度很大的活动,他有朋友玩了一年多已经赚了十来万。投资金额还可以累积成积分,积分则能兑换手机、平板甚至金条等,近期他想换个冰箱。
版权商城界面和相关合同 / 受访者供图
在这个收益看起来丰厚到令人心动的世界里,投资者们的怀疑声可一点也没少。听说天天短剧的会员最开始每天能收入24块,结果几次“跌跌撞撞”之后,现在已经缩水到只有13块了,“感觉这个收益撑不住一年,除非上市。”
蓝鲸记者就此向映宇宙方面了解核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并无名为“天天短剧”的App,短剧相关业务的公司主体也非所谓的“映宇宙集团有限公司”。
3月23日,映宇宙集团发布相关声明。声明提到,近期我司发现各大社交平台存在多个假冒映宇宙集团旗下短剧业务的非法账号(如“天天短剧招商中心”“TT短剧招商”等),以伪造营业执照、软件著作权认证证书等资质文件为手段,涉嫌从事违法集资活动。映宇宙集团声明,其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开展短剧业务招商或集资活动。
旧酒装新瓶:律师称涉嫌集资诈骗,“钱总涌向最热的行当”
在短剧市场火热的今天,某些“投资机会”却像泡沫一样,闪闪发光却不堪一击。广东君凡律师事务所的花俊贤律师提醒大家,年化收益高达1095%的项目,听起来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但实际上可能是“陷阱”!这些项目往往并不拥有真正的短剧版权,资金流向更是扑朔迷离,搞不好就是在玩“空手套白狼”。
涉事平台并不实际拥有短剧版权,意味着它大概率没有将资金用于短剧投流推广等经营活动。花俊贤律师认为,项目操盘者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涉嫌集资诈骗罪。此外,其经营过程中还涉嫌组织传销活动、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等。
蓝鲸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用户并不清楚项目的收益来源,其中很多人对短剧没有兴趣甚至从没看过短剧。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受访投资者同时参与了数个类似项目,不少人抱着薅羊毛的心态入局。有招商人员向记者坦言:“隔壁元点都成立快一年了,天天短剧到现在才三个多月,现在上车稳吃肉。”
发稿前,有受访元点用户给记者发来消息。某位团队负责人在群里通知大家更换聊天应用加入新群,“现在这个群迟早要解散”。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