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机!请准备」系列
提起徐艺真,常看短剧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从2023年下旬,短剧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出现于主流市场时,由徐艺真主演的多部现代都市题材短剧接连爆款。在短剧尚未被定义价值的阶段,徐艺真这个名字就与短剧爆款划上了等号,这使得这位短剧演员后来的发展,一直被外界关注着。
作为一位最早搭乘短剧浪潮成长起来的短剧演员,徐艺真的整体成长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浙江传媒毕业后,徐艺真一路北上,来到了北京,却接连被现实碾压。演完第一部电影《幸福路上》后,她想着“真不想干了”,觉得自己演得不好。
初出茅庐的徐艺真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像短剧那样爽,酸倒是常有的事。带着受挫折后的心酸,她继续演了下去。当命运的钟摆转到2023年,那个被短剧风口拥抱的年份,徐艺真终于也成了被时代拥抱的人。
从《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到《总裁有疾闪婚来袭》,再到《南总这次玩大了》、《你好,我叫许星月》,徐艺真一直被外界讨论着,她也被看作最有星途的短剧女演员。
一部又一部爆款,一次又一次新尝试,一轮又一轮的复盘沉淀,徐艺真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由一位演员,到演员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这也让这个率真特别的年轻演员,有了更多市场化思考。
外界总有不少关于徐艺真的好奇,比如她跟导演于亚辰共同创立的龙壹制作是怎么回事,比如镜头背后的徐艺真会有哪些困惑,比如在成为受欢迎的女演员的时候,她会有哪些烦恼……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联系到徐艺真本人。赶在她休息间隙,我们聊了聊她自己,还有她作为演员身份,这之间的各种故事。
本期访谈的演员为——徐艺真。
演员档案:
身高:166cm
体重:45kg
籍贯:重庆
星座:水瓶座
毕业院校:浙江传媒学院表演专业
个人代表作:
电影:《幸福路上》;电视剧:《她的城》、《骄阳伴我》、《上有老下有小》;爆款短剧:《总裁有疾闪婚来袭》、《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闪婚后傅先生的马甲藏不住了》、《虽有秘密但没关系》、《南总这次玩大了》、《你好,我叫许星月》;综艺:《演员请就位(第一季)》、《开播吧!短剧季》、《抖音小年夜》等。
论公共认知度,徐艺真算比较高了。当然,跟名字一起出现的,还有她的作品们。据WETRUE数据,《你是天堂也是地狱》,单剧端原生总播放量7.1亿;《恰似寒冰遇骄阳》端原生累计播放量30.5亿;《总裁有疾闪婚来袭》端原生播放量5亿;还有《南总这次玩大了》,在龙壹制作端原生账号上播放量仍保持5亿。
她饰演的角色不止是爽文女主,后来尝试了男科医生、女扮男装、年代剧中小人物故事……在一个个角色中所呈现的特别感,构成外界对她深刻的印象,她也在变化中寻找变化。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入行建议,仅为传递更多信息。
小编:短剧演员都很辛苦,在剧组经常「顶天立地」,当你拍到凌晨极度疲惫的时候,下一场还需要演情绪很强的戏的话,你会怎么调整自己?
小编:徐艺真是你的真名吗?
徐艺真:是的。
小编:你小时候有学习特长吗?
徐艺真:我小时候其实不太喜欢学特长,我比较爱尝试,有时候会三分钟热度,比如看别人弹钢琴,我也想学,可学了一周后,我就不想学了。
小编:可你在演戏这件事情上非常执着。
徐艺真:嗯,对这个事儿是挺执着的。
小编:真正决定要做演员,发生在哪个阶段?
徐艺真:高考前夕。我自己想做演员,家里人也没说支持,也没说不支持,就是你自己想学就学。到了高考前找艺考机构做过测评,都觉得我适合学编导,我就去学了编导,但我一开始其实是想学表演的。后来眼看不到一个月就要考试了,就觉得脑子里有个声音“不行,你得学表演”。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反正只知道不去考表演,以后肯定后悔。
小编:在那个阶段,对于要做演员的这件事儿,你心里没有太多既定的判断和认知,只是很想做这个事儿。
徐艺真:对,就是很想做这个事儿。其实说实话,我觉得那个年纪,也很少有人能很清晰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职业。先做再说,至于能不能出成绩,我觉得佛系点,不然太功利了。
小编:这种心态会保持到现在吗?
徐艺真:现在肯定跟当时不一样了。那会年纪小,没办法说我做这个事儿是不是能成功,现在做一个事儿,肯定更多会去想我如何能把这个事儿做成功。
小编:你之前讲自己刚到北京时,一个月瘦10斤的经历,有人说“你是有多想成角儿啊,下这么大决心”,你是为了成角儿而对自己非常狠的人吗?
徐艺真:倒也不是说出于非常想成角儿的心态才对自己严格。当时也确实被刺激到了,人家说你来这里就是来当炮灰的,我也觉得自己来了怎么能来当炮灰呢,就自己暗下决心。
小编:还记得你拍的第一部作品《幸福路上》吗?这个角色类型跟你后来所饰演的印象深刻的角色截然不同,还记得自己当时如何理解郑筱蓉这个角色?
徐艺真:其实我个人觉得那会演这部剧,演得不怎么好。在那个年龄,一是没有经验,第二是我很紧张。我这个人特别容易紧张,尤其在当时完全零经验的情况下,我一紧张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所以吧,我觉得当时对那个角色肯定谈不上特别深刻的理解,能过导演那关都不错了。
小编:拍了第一次戏后,对做演员这件事会形成哪些新体会或者认知吗?
徐艺真:有。演完之后就觉得不想干了。
小编:为什么是这样反应?
徐艺真:因为第一次演,我知道自己演的不好,知道自己不行。
小编:但你后来还是在继续演。
徐艺真:对,因为遇到事情后我觉得还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说到底要思考问题出在哪。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没有不行,只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或者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小编:在当时那段无人问津的日子里,有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成名吗?
徐艺真:选择演员这个职业,如果幻想自己一夜成名目的性就太强了。我觉得演员这个职业是需要一定的纯粹度的,如果你幻想自己站在台前有多少掌声、鲜花,那就丢了做这个职业的初衷,做这份职业,是需要有敬畏心的,如果是奔着鲜花和掌声去做演员,那这份工作是做不下来的。
小编:到什么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被很多人关注到了?
徐艺真:差不多是23年那会,陆续有人跟我说“你火了”、“你的戏又爆了”。
小编:突然被很多人关注到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态?
徐艺真:其实还好,我心里没什么波澜。可能一般正常情况下回答的都是“好开心啊”之类的,但我确实没什么波澜,就觉得好像又迎来了人生下一个挑战的阶段。
小编:对于一位演员来讲,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接到一波很大的流量,有的人或许会慌张,会有压力,当然,也可能是享受。
徐艺真:我倒没有说特别享受,或者很有压力,就是比较平常心的对待这个事儿。因为在做这份职业前,我就知道演员职业未来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可能一点声音也没有,可能演一辈子也火不了,无人问津,也有可能演完一部戏后突然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来了,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编:你做演员火了之后,跟龙导一起创立了龙壹。就在那个阶段上,你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从一位演员,变成了一位管理者,你以后需要以经营者的角度来面对一家公司。从演员到管理者,身份的变化过程中,你做了哪些取舍?
徐艺真:我也没什么取舍,反而创作自由度更高了,很多方面都可以深度参与。
小编:比如哪些?
徐艺真:比如我们自己研发的项目,我就可以在创作时和大家一起探讨项目往哪个方向走。我也可以以演员的身份和公司的角度来聊,看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更好的想法。
小编:那天你在爱奇艺的台上领奖时,感谢了龙导,跟龙导合作之后,你学到了什么?
徐艺真:很多方面,我觉得创作思维会更加开阔。以前接到一个角色后,会更多去思考如何处理这个角色,怎么给演活了,但其实你走到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个视觉,会发现很多角色的设定是有一定功能性的。另外,就是在做人做事上,跟着龙导学到很多,她是个很有爱的人,给到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
小编:比如哪些精神上的支持?
徐艺真:比如之前很多人问过我如何看待网上一些恶意的评价,像是大家不认可你在短剧行业的地位了,或者不认可你的演技之类的,你要怎么办?从最开始23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会经常接到陌生电话,一上来就言语辱骂,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找到我的地址,往我家里寄东西,有的是寄礼物,有的是寄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很可怕。
你说这类事儿会不会对生活造成困扰?那肯定是有的。那会还是很纠结为什么总有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龙导会开导我,“大千世界就是这样,都很正常,而且你吃这行饭,这些都是工作中很常见的事情”。后来慢慢就和解了,龙导会鼓励我,调整好心态正确的看待有则精进无则加勉。还有就是温馨提示以后寄快递,不要留自己的电话号码。
小编:你平时跟行业里的演员走动不是很多。
徐艺真:确实没这个机会。我平时的生活中工作太饱和了,没什么闲暇社交时间,即便是纯朋友一块吃饭聊天也没什么时间,所以不太有机会让我跟新朋友认识,进行深度的交流。
小编:喜欢参加综艺吗?
徐艺真:如果有适合的,我觉得还愿意去参加的。
小编:看你之前参加综艺后,在流量更大的情况下,外界对你的舆论也很高,这种舆论声会令你对综艺活动产生压力吗?
徐艺真:曾经确实有过,我会去想这样做会不会让大家觉得不好,会有什么影响,以前会有这类想法,但后面想想其实还好,反正能自己和解。
小编:这两年你也接触不少行业内资深前辈了,像是白百何、宁静、肖战等,跟他们合作后,你觉得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令你印象深刻?
徐艺真:我觉得他们都很纯粹,在做演员这件事情上很纯粹,进组就是去演戏的。我很难用形容词去描述这种感觉,就是你一跟他们演戏,你就能感觉到他们对演员这份职业的纯粹感。
小编:这种纯粹体现在哪里?
徐艺真:像是我们在现场时,我发现这些老师们除了演戏外话很少,他们都在看台词,看剧本,跟导演对剧本,然后琢磨,就是这种创作氛围非常纯粹。
小编:你后来塑造得这几个角色都很生动,比如许星月,南总,提起这个角色,脑海中会浮现角色某个瞬间的神态,塑造一个鲜活生动,能令人记忆犹新的角色前提是什么?
徐艺真:我觉得剧本本身肯定有一定因素,要看剧本中赋予了这个角色多少空间,因为有一些剧本会把很多地方都写得比较直给,就会缺少很多发挥的空间。比如有些剧本会把演员的表演写得很详细,像是说台词前拿起桌上的水杯,做了什么表情等,有些时候演员会被要求原封不动的按照剧本演,但有些时候会给演员留出空间去发挥。
小编:像这种让演员原封不动的照着演,对于某些部分的演员来讲,是不是也是个好事?
徐艺真:每个演员的风格不一样。比如我在表演上我属于比较主动的类型,会先自己思考之后跟导演商量,看是让我照着剧本来,还是可以把一些对人物的理解和演绎的想法和导演探讨交流后去完善得更好,或者有第三种方案,最终看导演的总体把控,怎样抉择和取舍。
小编:像南总这个角色,你在哪些部分加入了个人创作?
徐艺真:你看南总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很夸张、抓马的人,一个女孩能女扮男装去躲家人的催婚,那她一定是个很自我的人,是那种完全不会考虑别人会怎么想,我行我素,千金难买我开心的女孩。因此,我就加了一些比较抓马的内容,例如她在办公室里用电脑打开一张男生腹肌照,戴着墨镜看,你说这人得有多抓马。
小编:那许星月这个角色呢?这个角色看起来非常活泼大条,其实内心非常擅长和细腻,对人的感知力很强,但会通过表面上的活泼大条来隐藏自己吸引的一面,是个感情色彩很重的一个人。你是否在角色中加入了自己性格中的感受?
徐艺真:我是这么理解的。演员所饰演的每个角色,一定有自己内在的映射,是角色的经历,也是这个演员的经历。所以我觉得角色和演员是没办法完全割裂开的。
小编:我发现你饰演的很多角色,对这个角色的处理都很有特点,你本身的演戏风格也很特别,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别?这种特别是特意追求出来的特别,还是你本身自带的一种特别感?
徐艺真:我觉得都有。确实我也在追求不一样的表演风格。比如说我之前接过一些戏,很多人物、台词都写得非常脸谱化,我就会去琢磨如何演得不那么脸谱化,寻找其他的呈现方式,避免大家心中的刻板印象,比如吵架的戏份,不吵不闹行不行?不嘶喊行不行?希望能追求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呈现方式。
小编: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你认同吗?
徐艺真:我认同。
小编:所以许星月这部剧属于轻喜剧,是有悲剧内核的。
徐艺真:有的。其实许星月这部剧在创作初期,我们讨论过她的结局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最喜欢的版本是她真的从世界上消失了,没有投胎回来。但现在大家看到的版本Happy Ending是导演给的,因为这部剧是在春节期间上线的,考虑到这个时间段的过节氛围,大家还是希望看一些要阖家欢乐的内容。其实我个人会更喜欢极致戏剧张力的设定,如果最终许星月真的为了妈妈改写人生,牺牲了自己,没有投胎回来,这个结果会让观众们更加印象深刻。
小编:你看过的剧本中,你觉得一个优质的剧本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徐艺真:其实我目前没有办法去评判一个优质剧本应该是什么样的,只能说比较吸引我的项目和剧本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它至少要有一个能令人印象深刻的点。比如名场面,比如某句台词,比如一些抓眼球的内容,或者还有一种剧本类型,是细水长流的风格,娓娓道来的。像是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笔触非常细腻,也很吸引我。
小编:在你所说的吸引力,是出于一位演员的角度,还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衡量的?
徐艺真:以前最开始拿到剧本的时,我会比较倾向于单纯以演员的视角来看剧本,会考虑自己要如何代入这个角色,当时是没有从全局视角来看本子的,到后来跟龙导一起创立了龙壹后,参与了更多幕后的事情,我也有很多收获。现在看剧本,会先以观众视角来看剧本,会看每个角色的处理,比如男主人设有哪些吸引人的点,女二为什么会喜欢他;又或者女二的人设是否能处理得更有层次,让每个角色都更加生动。
小编:有没有发现每个阶段观众们的喜好都不太一样?
徐艺真:有。我还没跟龙导合作的时候,那个阶段比较早,短剧观众倾向于视觉和台词上的刺激,矛盾是否足够激烈,所以剧本中会出现很多无缘无故的巴掌戏和下药戏,现在不一样了,观众们会在留言区里问这个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对于特定的剧情会感叹“天呐,这也能过”,这其实意味着观众喜好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爽还有更多期待,想看更走心、更有深度思考的内容。
小编:你近一两年拍过的短剧中,有哪些剧你觉得自己演得还不错?
徐艺真:说实话,我每次看自己的戏,都觉得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总会思考自己某个地方的处理是不是可以更好,再加上什么内容能让角色更加丰富。所以并没有一部让自己觉得特别满意的剧,我觉得自己需要不断进步。
小编:你倾向于自己复盘,还是通过外界的反馈来了解?
徐艺真:我还是自己复盘为主,因为外界的声音有夸有骂,无法根据外界的声音来判断这个项目的客观情况,本质是取决于自己有没有进步。
小编:你觉得自己演技真正获得阶段性成长发生在哪个阶段?
徐艺真:我觉得是《骄阳伴我》。在那部剧之前我都是看台词演戏,台词给什么我演什么,再看看对手的台词,再代入自己的表演方式去预判对手的台词,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成熟的方式。在拍那部剧的几个月里,导演跟我聊这个角色,很多次会问我一些问题,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我俩对一场戏,完了他问我“你为什么要说这个台词?”一下给我问懵了。我开始思考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这句台词代入这个人物后是否合理?为什么合理?后来发现,其实对方的性格特质都是可以通过剧本的台词琢磨出来的,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成长。
小编:短剧的拍摄时间比较短,对效率要求很高,你觉得在长剧中养成的习惯,比如花长时间去揣摩台词和人物,在短剧中能适用吗?
徐艺真: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对人物的揣摩和用心是一样的,在习惯上并不会特意的区分,或者区别对待。这部剧后我也接到很多采访问我长剧和短剧的表演有没有区别,我觉得没有。像《骄阳伴我》之后,我接到一个短剧剧本,我看完之后挺头疼的。完全捋不清人物行动线,角色的心理矛盾和这个角色的人设本身都不自洽,只是为了达到剧情效果而去写的剧情和台词,我当时很迷茫,就有了我第一次给龙导打电话,我说我接了一个竖屏剧本,很后悔,怎么办?你得帮我改改剧本。龙导很有耐心的帮我捋矛盾点,后来我带着龙导的想法去找团队沟通了下,他们觉得很好,同意了,这部剧后来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小编:短剧项目跟其他影视内容不一样,它得市场数据会比较敏感,有没有想过如果因为你的修改影响了它的市场成绩了,怎么办?
徐艺真:一部剧是大家各司其职共创的结果,所以肯定是要带着想法多与团队沟通,对方觉得可以,那就用,对方要是拒绝了,有其他的考量,那就按照对方选择去做。
小编:硬演的话,会很痛苦吗?
徐艺真:肯定会很痛苦,没有心理依据,演的只是台词,不是人物。
小编:你演的挺多角色都喜欢抖机灵,你自己本身是个幽默的人吗?
徐艺真:我没觉得自己幽默,就是会有一些可爱动作的设计。
小编:你之前在《开播!短剧季》中模仿宁静,《重返十八岁之我是宁静》演得很有意思。
徐艺真:我当时有特意观察过静姐。因为她太有自己的特点了,有些东西是没办法模仿的,我怕我演不好,所以也加了点活泼的元素进去。
小编:你觉得宁静身上最难模仿的地方是什么?
徐艺真:在录综艺期间,我觉得她有很抓马的点。比如静姐出场的方式很出其不意的脚先进来,因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粉红色高跟鞋,紧接着拿着一把扇子“啪”一打,人出来了,就很有性格,很特别,很难模仿。
小编:为什么你的现代戏比较多,没什么古装作品?
徐艺真:古装之前没有适合我的角色。
小编:像喜欢李宇春的粉丝会叫她“春春”,黑粉会叫她“春哥”,是一种玩梗。你演过南总后,有人叫你老公时,你分得清善恶吗?
徐艺真:我觉得这个称呼没有善意、恶意之分,我不介意对我这样称呼,你善意也好,恶意也好,不用Care那么多。
小编:平时喜欢看外界的评论留言吗?
徐艺真:不是喜欢,是一定。
小编:会有情绪波动吗?
徐艺真:以前会有,现在不会。
小编:是否觉得过他们一些评价还蛮中肯?
徐艺真:会。
小编: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徐艺真:比如我演完某部戏后我觉得自己演得差,网友也会评论跟我的其他戏比如何如何,我就觉得他们说得挺中肯,我也会结合大家说的,去思考我的表演,再去调整和精进,我还有很大空间需要继续成长。
小编:你觉得你的粉丝们真正了解你吗?
徐艺真:我不能说全部粉丝都很了解我,但有一部分网友可能比我自己还了解我自己。比如有时候粉丝会发现我有一些不经意的下意识动作,我自己都没有发现。比如我直播时说过一些话,粉丝会发现我有一些下意识的反应和动作,我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下意识。有次我拍戏时,粉丝来探班,她穿得特别少,我让助理给她拿了军大衣,紧接着网上就有个视频说我特别好,在那种极度寒冷的拍摄环境下会细心的注意粉丝冷不冷。可能我们看的点不一样,我就是看她穿得太少了,给她衣服不是为了让她感谢我,但他们会通过我的一些行为来剖析我这个人的善恶,会反向温暖到我。
小编:对你解读比较多。
徐艺真:对,很多时候是我们下意识的举动,完全没意识到的,会被粉丝或者观众捕捉到。比如我录综艺时,有个穿帮镜头,也会有人说我在营销,但其实没有这回事儿,像这种声音我会平常心对待。
小编:你是一位比较特别的演员,外界说有的人是“剧抛脸”,演戏像别人,但你演戏像自己,这种“特别”像一柄双刃剑,一面强调了你的风格,另一面太像自己。
徐艺真:我也思考过是不是能成为“剧抛脸”,其实这事儿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不是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角色给到。我现在其实没有这个机会去尝试不一样的题材和风格。像你刚刚说的,大家看我都是现代都市戏,没有古装,没有小人物的角色,很多角色都类似,比如坚韧的大女主复仇之类的。主要是因为市场倾向于一定的固有认知,如果市场上其他制作方有区别于这样的角色给到我,我相信自己也能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呈现。我自己很期待有更多特色鲜明,或者更具差异性的角色来找我,给我机会去尝试和探索。
徐艺真的表演风格有几分特色,这种不那么主流的表演方式,成了外界对她认知的一部分。其实,这恰是短剧土壤成长下,她会被看到的一项亮点。
曾经的短剧常有强世俗情绪的剧情,在这种内容环境下,她常在思考,如何能让这种抓马的剧情变得精彩而特别,要如何合情合理,还能保证它本身的情绪价值,恰是类似的习惯性思考,形成了现在的徐艺真。
恰是徐艺真每个角色上特意设计的动作和神态,让她饰演的角色总多多少少带给人一种新鲜感。
那天在爱奇艺的颁奖台上,她接过奖杯后,感谢了龙导,就是于亚辰。问她为什么特别感谢了龙导,且只感谢了她一个人,她说龙导对她有精神和演戏上的支持。
或许,正是龙导和龙壹在徐艺真生命中的邂逅,让这位个性色彩鲜明的女演员在后来的道路中变得更加沉稳成熟。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