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短剧充值超千万
打开精品化新思路
1个月获四项大奖
国家队咪咕交卷
精品短剧进入新周期?
咪咕又双叒叕拿奖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中,咪咕两部作品入选,其中《小狗来福》已在1个月内拿下三项大奖。• 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微视听文艺盛典荣获“优秀组织单位”,作品《小狗来福》《风华鉴》《我在巴黎当侠客》荣获“优秀微短剧”;
• 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获评“年度微短剧创作机构”“年度微短剧传播平台”;
• 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荣获微短剧金鹏指数“全国微短剧发行平台TOP15”;
• 在爱奇艺荧光之夜2025微短剧盛典获得“微短剧年度十佳合作伙伴”。
从1月份入选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繁星闪耀”微短剧年度盛典“年度创新创意微短剧案例”,到3月份先后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荣获中国视协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微视听文艺盛典“优秀微短剧作品”,《小狗来福》几乎成了“奖项收割机”。
其背后的咪咕再次刷足存在感——“国家队”做短剧,靠什么闯出来?
多部短剧播放量破亿,咪咕上桌
2024年4月,咪咕推出“繁星·沐光”1.0计划。截至目前,咪咕半年签约200余部原创剧本、完成100余部原创短剧的拍摄,已经与百余家版权方合作引入超8000部短剧。
咪咕踩中短剧精品化的风口,屡获奖项并非偶然。经过两年发展,咪咕短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内容特征:
1、融合元素进行题材创新,打造高共鸣度的作品。
以亲情题材短剧《小狗来福》为例,它没有只停留在展现亲情,而是以宠物视角切入社会议题,融合银发、萌宠、萌宝、打拐等热点元素,对传统亲情题材进行升级创新。截至发稿,《小狗来福》的全网播放量超3亿,抖音同名话题播放量超4亿。
(相关海报)
此外,咪咕还与知名导演李力持合作拍摄短剧《厨神》,剧情融合了“厨师争霸+惊险寻宝”等题材,全网播放量超7亿。
(开机照片)
2、特色题材表现亮眼,多部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推荐剧目。
例如短剧《我在巴黎当侠客》,以巴黎奥运会为背景,结合文旅和体育元素。该剧上线首日12小时全平台播放量破1000万,全平台视频播放量过亿,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第三批推荐剧目和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从这个维度来说,咪咕的这种内容优势与文旅题材适配度是极高的,既能够保证文旅内核和宣传效果,又可以提升观众的观剧兴趣。
短剧《龟城之永泰幻境》与甘肃文旅合作,改编自咪咕阅读签约小说《龟城》,在保留原著故事内核的基础上,巧妙融合了探险悬疑元素,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
短剧《我有一座百宝屋》就是这样走进了大众视野,其以“百宝屋”为线索展开奇幻冒险,结合多种浙江湖州非遗元素,获得浙江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奖项,并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第五批推荐剧目。
咪咕的内容策略无疑是有效的。截至2025年1月,咪咕数媒有30余部短剧跻身DataEye短剧热力榜,是上榜次数最多的国企。
(相关海报)
合作短剧8000部,咪咕布局升级
2024年11月,咪咕数媒进一步发布了“繁星·沐光”2.0计划,聚焦短剧内容升级,通过设立剧本孵化基金、剧本联合工作室,推行共制伙伴制度、联投激励机制,布局升级。
在公认短剧的核心是剧本的当前,咪咕通过爆款《再世为王》验证了自己在短剧上的全链路能力——这部短剧是咪咕推动签约作者“陨落星辰”转型为编剧创作的。
那么,在短剧产业链路上,咪咕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
IP版权方
2024年12月,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航曾总结过咪咕在网文和短剧上相关的几个大动作:
咪咕首先打通的便是网文和短剧,两者的用户有很高的重合度,积极推动“咪咕阅读”APP走向“网文+短剧”双向频道、全量互通、精准推荐。一是力推精品佳作,培育孵化优质创作者;二是加强版权运营,持续挖潜作品价值;三是构建融合生态,打造“咪咕短剧”厂牌;四是深化科技创新,AI赋能阅读全流程体验;五是筑牢底线防线,“全链条”守护内容版权。
可以说,咪咕阅读是咪咕作为IP版权方的重要底牌:全场景月活用户数超1亿,签约近2万名优质作家,孵化全版权小说超2万部,接连推出《惜花芷》《长命百岁》等多部改编影视作品,麦苏所著作品《陶三圆的春夏秋冬》也获得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这个庞大的网文IP库,能为短剧业务持续输血。
以短剧《上元欢》为例,其改编自同名签约小说,原著曾入选浙江省网络文学重点扶持项目和杭州市社科基地重点立项。
为了更好地挖掘创作人才和IP,进一步提升IP孵化的效率,咪咕阅读在2024年9月与优酷合作启动了“新枝计划”影视征文大赛,从“助推好IP,成就影视梦”出发,公开向素人征集网文作品。
(相关海报)
承制方
承制方是咪咕在产业链中游扮演的重要角色。
去年12月28日,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广播电视局、江西广播电视台担任指导单位的“2024 短视频短剧产业发展论坛、短视频蓝皮书发布暨短剧盛典”上,咪咕制作的短剧《大力村超人》获评“年度作品案例”,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公司被评为四家“年度制作机构”之一。
(《大力村超人》剧照)
发行方
“发行方”角色是咪咕短剧的差异化优势之一,其发行渠道涵盖长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小程序和APP均有涉及,
早在2014年,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为“咪咕数媒”)成立。作为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旗下子公司,其依托中国移动的渠道分发能力,覆盖全网超10亿用户。
在这样的背景下,咪咕短剧有机会以“+流量、+产品、+数据”三大特色为抓手,将通信巨头的资源转化为短剧赛道的护城河。
咪咕数媒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马李永曾在公开演讲中透露:
在产品分发方面,发挥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特有优势,将短剧会员纳入大网套餐,叠加话费、流量、sim卡、移动云盘等通信产品进行推广;在数据分发领域,发挥中国移动大数据能力建立短剧标签,利用短彩信、5G消息等视频化触点开展用户精准运营,实现了对市场各细分领域人群的深度渗透与有效触达。
这也是当年咪咕阅读跑出来的“长征路”。如今,咪咕阅读对用户偏好的了解已经形成体系,正在把深耕网文多年的经验复用到短剧上。
(《大力村超人》剧照)
毋庸置疑,咪咕正在一步步践行做短剧的决心。
此前,咪咕在“繁星·沐光”2.0计划中提及“将建立全新短剧包月体系”,如今也已经落地——升级短剧会员订阅制,包括标准会员、超级会员和精品会员三种不同档次的会员服务,所有短剧会员均可享受无广告干扰的沉浸式观看体验。
(相关截图)
做短剧者众,咪咕正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品道路,我们可以从马李永此前的公开发言中窥出一二:“咪咕数媒正通过自制和汇聚的方式,打造短剧汇聚与分发的头部平台,构建运营商微短剧发行全新赛道。”
短剧行业正在转向“精耕细作”,产业整合与内容创新的重要性凸显。由咪咕阅读签约作者缪娟创作小说改编的精品短剧《掮客》将在今年上线,或许会成为咪咕穿越周期的下一个注脚。
(相关截图)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