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微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约为21.9万个,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编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间接带动的就业岗位达42.8万个,微短剧行业总计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
现阶段,微短剧按照备案方式、商业模式、发行逻辑维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长势头依然强劲,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
随着微短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走向稳健,其商业模式和变现手段也日渐多元化。报告指出,行业逐步摆脱对单一投流模式的依赖,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小程序、电商平台、OTA(在线旅游)平台、电视台等各类发行渠道孕育出免费、会员、付费等多种商业模式。
端原生模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成为微短剧发行的重要渠道。微短剧依托短视频平台原生账号播出,可积累沉淀粉丝、打造品牌效应,还可以为制作方拓展收益增量。据统计,许多微短剧上线抖音端原生的收益已占整体利润的50%以上。2024年内,版权方在抖音端原生经营的部均收入增长超343%,收入最多的单部剧超400万元。
2024年微短剧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IAA模式(免费剧)的迅猛发展。根据抖音、红果短剧等平台数据测算,IAP模式(付费剧)在2023年快速发展,市场规模翻倍,但进入2024年后基本保持稳定。而IAA模式经过2023年的摸索后,于2024年持续扩张,市场占比从1月仅占11%攀升至10月的50%,后反超IAP模式,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报告显示,2024年各平台共上线微短剧3万多部。相较于电影和长剧,微短剧因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往往能快速立项开机,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了大量进组机会;微短剧的项目间隔周期短,一个熟练工种全年都有工作,收入更稳定;且在长剧里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演员,在微短剧则有机会担任主角,被更多观众看见。从收入水平上看,导演、编剧、投放等多个岗位平均月薪过万,部分岗位月薪更是高达2万元以上。
2024年11月,通过对招聘网站的数据分析发现,经去重后正在招聘的微短剧相关岗位数量接近9000个。旺盛的招聘需求,让不少专业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选择微短剧为自己的职业起点,一批95后、00后演员和导演开始崭露头角。
报告发现,2024年微短剧呈现更加多元的题材选择趋势,以家庭、都市、情感等为代表的女性题材迅速崛起。其中,家庭题材占比从2023年的2.6%增长到8.0%,都市题材从15.5%增长到23.7%,情感题材从37.8%增长到39.6%。值得关注的是,剧名关键词中,“霸总”相关词出现频次大幅下降,被各种悬浮夸张的“霸总”霸屏的情况正在得到扭转,微短剧创作生态进一步向上向好。
调研显示,对中老年群体,微短剧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能满足情感需求。在受访的中老年微短剧用户中,82.3%的人每周至少看一次微短剧。对于现有微短剧,超八成受访者整体感觉满意。带动银发一族观剧热情的,更多是免费剧。七成受访者表示更喜欢看免费剧,六成从未为微短剧付费,每月消费50元及以下(含不消费)合计占比达92%。
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微短剧里看品牌”等创作计划带动下,“微短剧+”赋能价值被进一步激活。1月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有关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将自去年以来推出的各项微短剧创作计划作了进一步扩充和整合,“微短剧+”赋能模式效应初显。
报告指出,政策带动下,各地踊跃入局,多地政府纷纷推出微短剧扶持计划,通过提供激励资金、配套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打造覆盖创作、拍摄、制作、发行等全产业链条的“一条龙”式服务,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赋能当地数字经济发展。
《报告》称,免费剧通过覆盖更广泛的中等消费人群,与付费剧形成互补,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还进一步提升了微短剧的用户规模。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占整体网民的52.4%。
2024年,端原生模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成为微短剧发行的重要渠道。端原生微短剧依托短视频平台原生剧场账号播出,能够帮助制作方有效实现流量沉淀并打造品牌效应。据统计,许多端原生微短剧的收益已占整体利润的50%以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盈利潜力。
2024年微短剧制作方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头部机构经营持续向好,整体呈现微利平衡的态势。一方面,行业逐渐摆脱了对单一投流模式的依赖,端原生、综合视频平台、电商、微短剧App等拓展了更多发行渠道。IAA模式扩大了微短剧市场的整体规模,为更多制作方提供了发展空间。2024年开始,微短剧行业正逐渐摆脱对短期效益的追求,转而注重质量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迈进了一个更加成熟与稳定的阶段。
2024年,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共上线微短剧1424部,暑期(7月-8月)是微短剧上新的高峰。小程序和App平台共上线微短剧35527部,分平台看,小程序仍是微短剧发行的最主要渠道。
目前,微短剧的一般制作成本为20万元到30万元,而高配置的精品微短剧平均制作成本已经飙升至300万元以上,行业正在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运营。据统计,2024年6月1日微短剧备案新规实施以来,抖音端原生付费前50名的微短剧大多由头部制作机构打造,展现出明显的“头雁效应”。
2024年,大量品牌开始试水微短剧,这一形式已成为重要的网络营销手段。根据勾正科技数据统计,抖音、快手平台全年共上线526部有品牌合作的微短剧。截至2024年12月,共有348个品牌参与微短剧投放,其中231个品牌为首次入局,占比约66.4%。
自2023年起,电商和OTA平台纷纷布局微短剧市场,以提升用户粘性、拓展新增长点并推动线上销量增长。拼多多在多多视频中设置“短剧”入口,淘宝更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布局,去哪儿网推出自制微短剧,携程、美团也相继上线自制微短剧。
2024年,AIGC微短剧主要以科幻和玄幻题材为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AI在微短剧的应用场景多样,尤其在分销与投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报告》显示,微短剧在地方的融合创新模式不仅局限于文旅领域,还逐步拓展到科技、教育、电商等多个领域。微短剧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创作平台和激发市场活力,正在成为影视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