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和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 《开播!短剧季》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作为国内首档“短剧+综艺”创新真人秀,《开播!短剧季》不仅突破了传统短剧的传播模式,还通过深度融合电视大屏与互联网小屏,成功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节目通过将经典影视IP与短剧结合,创新性地借助综艺手段选角推选演员,推动了短剧行业的蓬勃发展,并且为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开播!短剧季》融合了大制作的气魄和小而美的精心制作,提升了短剧精品化的高度。”上海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周捷认为,节目开辟了短剧创作创新的新领域,激起了对短剧深入探讨的浪潮,给市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认为,该节目成功抓住了文娱市场热点和观众情绪,其成功不仅在于其创新的“短剧+综艺”的节目模式,还在于其挖掘短剧潜力、关注演员、促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认为,该节目体现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改革创新,并强调要以“政策+服务+资金”为动力,精心锻造短剧,壮大新引擎,并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推动短剧精品创作,丰富内容多样性,创新叙事手法。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冯梅认为,《开播!短剧季》是四川和上海通力合作的结果,不仅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更展示了双方在影视节目创作生产新模式上的探索。
成都春光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阿苏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内容创作,探索短剧综艺领域的创新,深化与东方卫视等合作伙伴的合作,携手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创新模式引领行业发展
《开播!短剧季》是上海东方卫视品牌栏目《开播!情景喜剧》系列的第三季,也是全国首档将“微短剧”与综艺真人秀形式结合的节目。这档节目由上海东方卫视、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春光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重点聚焦短剧行业,依托经典影视IP剧目《杜拉拉升职记》《聊斋》等,集结了26位演员展开竞演。节目形式包括选角试镜、舞台竞演、短剧试拍等多个环节,最终实现短剧IP孵化和短剧内容的产业化。
总导演马文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节目作为“先锋队”和“排头兵”,为短剧行业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他指出,最让人惊喜的是,许多长期专注长剧制作的公司和演员纷纷“下场”进入短剧领域,推动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节目通过“短剧+综艺”的创新模式,成功吸引了传统长剧制作方、演员和平台的加入,为短剧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该节目同步在电视大屏与视频网站上播出,采用双屏联动的传播方式,使得节目能够覆盖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尤其是在年轻观众日益偏好小屏观看的趋势下,《开播!短剧季》充分利用了大屏电视和小屏平台的优势,实现了全方位的传播效果。
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的相关数据,节目在电视大屏端的表现极为出色,共有6218.38万户次家庭用户收看了该节目,收视总人数更是接近1亿人次,且节目多次成为当地卫视同档期收视率的冠军。与此同时,节目在小屏端的表现也不遑多让。短视频拆条播放量高达1703万次,而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更是突破了27.2亿次,点赞数超过2000万次,节目还收获了全网热搜近800个话题,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6亿次。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开播!短剧季》成功实现了从电视到互联网平台的跨屏传播,极大地提高了节目影响力。
行业影响力扩展 打破短剧传统边界
节目形式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传播模式上,还体现在内容制作上。《开播!短剧季》通过对经典影视IP的创新性改编,将短剧创作与演员选拔、剧本创作、短剧试拍等环节相结合,使短剧的制作和呈现更加丰富多样。参演演员不仅要展现其表演技巧,还要通过创作思维挑战传统剧本,打破既有题材的边界,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剧本和新剧情。
《开播!短剧季》的监制之一张萌
这种“二度创作”不仅为演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让短剧本身的创意性和多元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例如,以《聊斋》为原型,演员们需要根据原著的经典元素重塑故事架构,同时融入当代社会的文化内涵,打破传统“鬼怪”题材的刻板印象,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体验。这一形式的创新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思考空间,促使短剧逐渐从“轻娱乐”向“深度思考”发展。
《开播!短剧季》节目总监制宁静 图片来源:节目视频截屏
《开播!短剧季》不仅为短剧内容带来了创新,也为行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通过演员竞技和选拔,节目为新晋演员提供了曝光机会,为年轻的幕后人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推动了短剧行业的多方人才培养。
通过节目平台,许多演员不仅通过竞演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才能,也得以在短剧创作中深入参与,从编剧到演员的全过程,让他们对短剧的创作与制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一模式的成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也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开播!短剧季》不仅在内容制作和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通过与地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和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节目与四川成都的合作为地方文旅产业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通过将短剧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节目帮助推动了地方文旅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陆先高表示,短剧应该与地方文旅建设紧密结合,发挥出其文化传播的作用。只有将短剧真正融入到地方的产业链中,实现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才能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认为,优质短剧有可能瞬间带火某地,但要想实现持续热度,还需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与文化底蕴,真正将“文旅打卡”转化为观众对地方文化的深层次认同与向往。
引领短剧行业未来的创新力量
随着短剧行业的不断发展,微短剧这一新兴形式逐渐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园园在研讨会上指出,2024年剧集行业呈现出“大剧向小、长剧向短、短剧向美”的变化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微短剧将迎来高质量的发展,成为推动广电行业繁荣的重要力量。
《开播!短剧季》作为这一趋势的先行者,不仅通过创新的节目形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还通过优质的内容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了短剧产业的升级。未来,微短剧有望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更多创作者和演员参与其中,为中国的电视和电影行业带来更加丰富的创作风貌。
《开播!短剧季》作为国内首档“短剧+综艺”创新真人秀节目,成功打破了传统短剧传播模式,创造了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节目通过独特的内容形式和跨平台传播,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还推动了短剧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它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也为演员和幕后人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为短剧行业的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短剧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的短剧将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与专业化,短剧与综艺的融合也将成为一个长期发展的趋势。《开播!短剧季》无疑为这一趋势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合作之前建议签订合同,剧供需作为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做出判断,不承担任何财产损失和法律责任,若您不同意该提示,请关闭网页且不要在本站拓展任何合作,否则造成的任何损失由您个人承担;